过刊目录

  • 2008年, 第2期 刊出日期:2008-04-2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王惠娟
    2008,(2): 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大,农业优势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蔬菜已从原来主要满足城市供应的近郊生产发展为农村中的主要产业之一,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尤其是"十五"前期蔬菜种植面积达到最高峰,"十五"末期面积相对稳定.金华市2006年蔬菜播种面积为66万亩,总产量94.6万吨,总产值14.9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23.8%.蔬菜已成为我市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 朱华,郭金平,钱永祥,丁建卫
    2008,(2): 8-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蔬菜生产随市场行情转换快,生产周期短,结构调整快,比较效益高,在近几年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蔬菜生产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市农业的一大产业,尤其是以大棚为主的设施栽培面积近两年得到快速发展,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途径,在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叶蔚锋,赵兴荣
    2008,(2): 10-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都市农业和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无锡市蔬菜生产由数量型逐步转向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并重.病虫害防治作为一项重要的保产措施,其内容、任务也发生了新变化,既要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保证农产品总量供给,又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环境安全.
  • 姜春义,王晓玲
    2008,(2): 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现代农业为理念,构建新型植保技术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在乡(镇)机构改革中,植保技术服务不到位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乡(镇)农技干部重心转移,从事专业技术人员少、时间严重不足,传统的植保技术服务依靠逐级印发<病虫情报>、明白纸传递病虫信息,速度慢、时效性差,有的甚至只到乡、村干部手中,未与农民见面,"最后1公里"问题愈发明显;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多元化,品种多样化,病虫危害区域性增强,为植保技术服务增加了难度.面对这一现状,本人根据这几年植保技术服务的经验
  • 孙建东,姚艳平,曹海燕
    2008,(2): 13-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正式颁布实施,各地区对蔬菜农残检测的任务量逐年加大,并且对检测精度和准确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东县于2002年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蔬菜农残检测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面就如何应用好气相色谱仪检测蔬菜中有机磷、有机氯、菊酯类及氨基甲酸酯类等农残(以农业部NY/T761-2004标准为例),介绍一点应用体会.
  • 孙月轩,王其枝,钱勤英,董莉,王统源
    2008,(2): 14-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赣榆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属淮北沿海地区,秋季光温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条件有利于西兰花的生长发育,实现优质高产.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西兰花秋季栽培,单株顶球直径为18~20cm,单球重400g以上,一般667m2产量1000kg以上,符合西兰花出口产品质量要求.现将秋季西兰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 丁亚玲
    2008,(2): 15-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005年以来,随着以南通果菜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盐渍蔬菜生产规模的扩展,如皋市常青镇通过南通市粮油进出口公司从日本引进夏珊瑚黄瓜进行露地种植,将所产黄瓜买给公司盐渍加工后再出口国外.经过两年来示范推广,夏珊瑚黄瓜一般667m2产量达到4000kg左右,我站农技人员定点指导的高产田块667m2产5108kg,取得了667m2产值5100元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选用蔬菜
  • 林育健
    2008,(2): 16-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2004年开始龙岩市新罗区规模种植胡萝卜.胡萝卜也是新罗区近年大面积推广种植较为成功的蔬菜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销路大、经济效益较高等优点.2005年春首次成功出口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实现了龙岩市新罗区蔬菜出口零的突破.笔者根据自己直接参与新罗区红坊镇龙溪邦胡萝卜种植生产基地的管理和实施无公害技术规程的体会,现将胡萝卜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生物学特性
  • 郑晓微,方孔灿,蒋义彩,张瑞卫
    2008,(2): 18-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盘菜是我市具有地方特色的蔬菜品种,属十字花科芸苔属根菜类作物,因其肉质根形扁如盘而得名.盘菜是我市秋冬季节和春节前后蔬菜市场上的一个重要品种.由于盘菜品质好,耐贮藏运输,除供应当地市场外,还远销东南亚,驰名国内外.
  • 陈先知,叶曙光,许方程,李连鹏
    2008,(2): 20-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茄子又名落苏,原产于东南亚、印度,食用幼嫩浆果,可炒、煮、煎食、干制和盐渍,近年来我市大棚早春茄子生产已初具规模.为了丰富市场上茄子品种,我们从国内外引进4个早熟品种,于2005年10月25日开始,在温州市龙湾区天河蔬菜园区进行早熟茄子品比试验,希望通过对茄子品种的商品性、早熟性、丰产性等比较,筛选出适合我市生产推广的早熟茄子品种.
  • 蔡安辉,陆希祥
    2008,(2): 21-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豆6号是启东市绿源豆类研究所育成,2007年1月由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为大粒型菜用青毛豆品种,优质高产,在本地区推广面积超过2000hm2,青豆荚畅销省内外市场,经济效益高,深受广大种植农民的欢迎.1 生物特性及商品特色
  • 李伟忠
    2008,(2): 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 品种特性 博亚5240黄瓜植株生长旺盛,生长点突出,温室生产生长期可达8~10个月.蔓粗壮,直径1cm.每节均可着生雌花,连续结果能力强.在温室生产中经坐秧调整,植株可长至10m,每株结瓜50~60条.叶片大,且肥厚,植株浓绿色.瓜条直,长40cm,圆柱状,瓜把短,有光泽,横茎3cm,略带甜味,弯瓜少.较津研等系列品种结瓜期晚1星期,生产上应提前播种,保障在销售旺季出售.
  • 洪方云,李兴良,王珍彩,张艮水
    2008,(2): 23-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玉环剪豆是软荚豌豆,为玉环县名特优农产品,列浙江省地方农家蔬菜良种,种植历史悠久,因采收豆荚用剪刀而得名.嫩荚色泽翠绿、脆嫩多汁、味道鲜美、清香爽口,作为配料与肉类、鱼鲜烹汤炒食风味更佳.玉环剪豆生长强健,适应性广,不用支架,容易栽培,8月上旬早播,10月上市,既缓解了秋未蔬菜淡季,填补市场早期豆类蔬菜的空缺,又是农田种植结构调整中秋冬季的一熟高效益作物.收青荚后的茎叶既是饲草又是优质绿肥.因此,种植玉环剪豆不仅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又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其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特征
  • 谢世国,郑绍兴
    2008,(2): 24-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鲜食小甘薯又称迷你甘薯,是指薯块大小50~180g、粗纤维少、可溶性糖含量较高、质地细腻、甜糯可口的一种普通甘薯改进型品种.其薯形美观,食用品质好,具有独特的营养保健作用,在市场上很受消费者欢迎.2003年浙江省农科院把这项技术作为扶贫项目在我县推广,现已发展为以峰文乡、九峰乡、万排乡等老革命根据地为中心的鲜食小甘薯生产基地,年产商品鲜薯600多t,产值100多万元,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 顾掌根,叶立华,杨国志,褚伟雄,朱国荣,李金海
    2008,(2): 25-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嘉兴是雪菜种植大市,种植雪菜已有上百年历史,其中以南湖区七星镇、秀洲区油车港镇和嘉善县杨庙镇为主,2007年种植面积约3000hm2.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栽培模式、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提高,雪菜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雪菜的种植与加工已成为嘉兴效益农业的主要项目之一,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门路.然而,由于雪菜品种选育、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不到位,广大菜农均以自留种进行多年连续栽种,致使雪菜种质退化、抗性减弱、病害加重、产量和品质降低.如何改良与选育具有地方特色的雪菜新品种和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
  • 毛天丰
    2008,(2): 26-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小菜萝卜是岱山县名特优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具有早熟、适应性强、品质好等特点,深受菜农和消费者的欢迎.但近年来小菜萝卜种子混杂严重,种植面积及品质逐年下降.岱山县农林局通过实施品种提纯复壮,恢复了该品种原有的优良特征特性.现将该品种介绍如下: 1 特征特性
  • 陈文英
    2008,(2): 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铜锤玉带草(Pratia begoniifolia(Wal.)Lindl.),俗名白落电、白落地,属桔梗科(Campanulaceae)多年生常绿柔弱草本植物.常成片生长在宅边、路边、草坡或树林中.白落地现已逐渐成为市场的抢手货,成了宾馆、酒店的时尚菜,近几年来我县种植白落地的农户较多,效益很好.
  • 高兵,严继勇,李纲,宋立晓
    2008,(2): 28-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春季早期受温度低、高湿、弱光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豇豆播期延后、植株受冻或疯长、推迟上市等不利的生产局面,严重影响了产量、商品性和价格,也影响了菜农的种植积极性.春大棚豇豆提早栽培克服了这个缺点,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生产中一定要结合下面几项栽培措施: 1 品种选择
  • 卢钦灿,曾维银
    2008,(2): 29-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 品种选择 高山反季节栽培番茄一般选择在夏秋季种植,由于种植前期干旱、后期雨水较多,因此要选择抗病性强、商品性好、耐贮运的品种.经多年的品种对比试验,目前较为理想的品种有粉红一夏和金粉早冠,这两个品种均是郑州市蔬菜所选育的早熟越夏专用粉红果番茄品种.该两品种高封顶,株形紧凑,生长势强,早熟性好.主枝封顶后,侧枝可替代主枝,连续结果,不易早衰,可结果6~8穗,果实粉红色,近圆球形,果肉硬,抗裂耐贮,果面光滑,均匀一致,味甜质沙,具有极好的商品性.耐湿耐高温,综合抗病性状优秀,平均单果重240~300g,
  • 吾建祥,朱璞
    2008,(2): 30-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番茄是农民比较喜爱的高效蔬菜种植品种,早春栽培中,大棚造价高,中棚(一般是指宽4~5m,顶高2m左右的塑料棚)由于造价低,拆装方便,近年来在各地应用面积迅速扩大.番茄属高竿作物,在中棚中不宜按常规方法栽培,而通过提高种植密度以及换头再生等措施,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而且可以提早成熟,提高农民种植效益.为了探索早春番茄中棚高效栽培技术,笔者于2006年就种植密度、再生枝培养和病害发生情况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 朱玲玲
    2008,(2): 32-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菜薹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中以花薹为产品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薹柔嫩,供炒食.上海泉绿佳农业种植发展有限公司2007年累计种植菜薹40万m2,平均每667m2产量1450kg、产值2900元,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备耕 选择前两茬未种植十字花科作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地种植菜薹.播种前15d左右,在前茬清理完毕的基础上,每667m2投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0kg或商品有机肥1250kg,然后机械翻耕,深度为20~25cm
  • 贾朝应
    2008,(2): 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甘蓝一般按收获期来说1年可以生产3季,夏秋季播种,秋冬季收获称为秋甘蓝或秋冬甘蓝;年前播种,幼苗越冬,次年4~6月收获,称为春甘蓝;开春后3~4月播种,6~7月收获,称为夏甘蓝. 1 选用优良的品种 高山冷凉地区作秋甘蓝栽培,一般选择耐热、抗病、耐抽薹的早熟品种,如满月11号、夏光甘蓝、海月、世龙铁球、夏秋宝(平头型)等.
  • 曾海燕
    2008,(2): 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豌豆原产于亚洲西部和地中海沿岸,为豆科一二年生攀援性草本植物.豌豆苗是由豌豆种子萌芽长成的可供食用的小青苗,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品质柔嫩、脆香,鲜亮碧绿,热炒、做汤、涮锅均可,备受消费者青睐.采用塑料苗盘室内工厂化生产豌豆苗,生产周期短,管理省事,操作简单,易学实用.
  • 孙雪荣,丁建荣,巢海忠
    2008,(2): 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水芹属半耐寒性水生蔬菜,当气温超过30℃时便停止生长.苏州地区一般从9月中下旬开始排种栽培,到来年3月上中旬采收结束.为了解决夏季蔬菜伏缺问题,吴江市三江春水生蔬菜园艺场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苏州市蔬菜研究所、苏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的专家指导下,对水芹夏种生产模式和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现把水芹夏季栽培试验过程中取得的一些经验介绍如下: 1 栽培季节安排
  • 徐锡虎,李佩玲
    2008,(2): 36-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马铃薯是一种具有菜用价值的粮食作物,具有地下苹果之称,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非常高.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马铃薯作为菜用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种植方式主要是以翻耕播种、翻土挖薯为主,不仅费工费力,增加用工成本和劳动强度,而且薯块破损率较高,影响薯块的商品性.而稻田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减轻劳动强度,改良传统种植措施,达到农业经济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轻简栽培技术.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一般在晚稻收割后及时开沟筑畦,1月上中旬播种,5月上中旬收获.一般667m2产量在1500kg左
  • 杨佃卿,潘兴梅
    2008,(2): 37-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随着现代加工业的发展,马铃薯的利用途径更加广阔.马铃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提高地温、防御春寒低温,有利于提早播种,促使早出苗、出齐苗,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据试验,春季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不仅可增产20%~70%,大薯率增加25%左右,还可以提早成熟15~20d,提早上市,667m2增加净效益约200元.
  • 顾立君,陈昌,项华,施诚愿
    2008,(2): 39-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芦笋学名石刁柏,又称龙须菜,具有特殊的香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对人体有许多特殊的生理作用并有一定的辅助医疗效果.我县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芦笋,至今,我县芦笋产业已有一定规模的发展.为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蔬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我县从2007年5月中旬开始从美国引进UC-800芦笋品种种植,实施芦笋基质专业化栽培技术开发.通过摸索和经验总结,初步掌握了我县夏季芦笋的栽培技术,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 顾玉荷,杨柳,沈卫星
    2008,(2): 40-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山药营养丰富,既是可口的蔬菜,又是滋补的良药,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无架双胞山药是从普通山药中产生的一个变异种,既能纯作,又可与粮、棉、油、蔬菜等作物间套夹种,十分适合多元多熟制地区种植.目前我市无架双胞山药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3.3hm2,商品山药667m2产2300kg左右,667m2产值可达7000元以上.
  • 陈金才,刘裕岭
    2008,(2): 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夏秋季节通过低温处理催芽,薄膜、遮阳网等设施覆盖育苗和栽培莴苣,既可丰富市场供应,又可在短期内获得较高收益.其主要栽培技术是:
  • 曾维银,陈曼,路翠玲
    2008,(2): 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河南省新密市尖山地区主要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其中夏季种植一茬玉米收入400~500元.近几年通过推广栽培高山绿菜花效益较好,发展迅速,面积逐年扩大,一茬绿菜花每667m2收3000多元,现已成为尖山地区高山反季节栽培蔬菜的重要品种之一.现将高山反季节绿菜花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 韩善收,杨金明,姜飞,廖开志,马秀玲,史明武,魏秀翠
    2008,(2): 43-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大蒜价格不断提高,激发了我县农户种植大蒜的积极性,我县大蒜面积也不断增加.尤其以双店乡代相、孔白等村种植面积增幅最大,2007年大蒜种植面积已达133.3hm2.为指导新老大蒜种植户开展无公害大蒜生产,并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发展大蒜产业,现配以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对提高大蒜产量、降低发病率及改善品质起到一定作用.
  • 韦运和,管卫兵,邹秀梅,卢霞
    2008,(2): 44-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006~2007年,我市引种了美国花旗韭葱,通过两年的栽培获得极大成功,每667m2平均产量达到9850kg,效益达到8213元,这一品种的引进极大地推动了我引种区菜农的种植效益,成为我市菜农致富的新亮点.两年来,通过对其栽培特性和栽培技术的摸索,总结出一套较为实用的栽培技术,现将其配套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1 栽培环境条件
  • 贾颖
    2008,(2): 45-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我市蔬菜保护地生产发展迅猛,保护地种植已成为我市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由于我们地区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自然条件,秋冬茬的蔬菜保护地一般在1月份采收结束,下茬只能复种或种植一些小青菜等作物.如此常年的单一蔬菜种植,土地得不到轮作倒茬,病虫害的发生种类越来越多,病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特别是土传病害越来越严重,致使保护地种植成本加大,产量降低,收益甚微,并且破坏了生态环境,严重挫伤了菜农保护地种植的积极性.所以如何增加复种指数,合理轮作倒茬,增加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前
  • 邹秀梅,韦运和
    2008,(2): 46-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盐生植物盐蒿又名碱蓬、海英菜,为藜科碱蓬一年生草本植物.盐蒿口感柔嫩,翠绿清香,略带海鲜风味,可供凉拌、炒食、做汤,亦可脱水干制,是民间传统食用的野菜品种.盐蒿作为保健型蔬菜,日渐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利用海边滩涂资源,盐蒿近年来得到广泛种植.但由于在露地栽培条件下,盐蒿适宜供应时间不足100d,特别是早春供应时间偏迟,加之受自然天气条件的影响,栽培产量和效益的潜力一直未得到充分发挥.从2004年开始,我地利用小拱棚覆盖进行盐蒿栽培,将盐蒿上市时间提前45d以上,而且品质和产量得到显著改善和提高,每667
  • 何祥兵,许自文
    2008,(2): 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芫荽,又名香菜,属伞形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殊的香味,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辛香蔬菜.芫荽能耐-12℃的低温,适宜生长温度17~20℃,超过30℃会停止生长.生产中主要为春、秋、冬季栽培,夏季栽培难度大,需要一定的设施,产量低.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芫荽夏季市场潜力大,售价高.为提高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结合我乡高山百合生产,在百合收获后,进行夏季芫荽种植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667m2产百合750kg、芫荽1000kg左右,产值近7000元.现将高山区夏季芫荽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 马爱民,刘桂超
    2008,(2): 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鲜食玉米要求糯性好、果皮薄、口感细腻、商品性状好、果穗中等、适合蒸煮和速冻加工.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鲜食玉米有白糯玉米、甜玉米、黑玉米、花糯玉米(彩色玉米)及普通玉米等,商品性状不一,造成鲜食玉米价格参差不齐,生产效益差别较大.而增加鲜食玉米的收益,必须选用对路的优良品种和适宜的栽培技术.
  • 宫万祥,刘裕岭
    2008,(2): 49-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夏季强光、高温、暴风雨以及病虫害严重等多种不利因素,造成很多蔬菜生长不良甚至无法生产.芹菜在强光、高温条件下纤维增多;菠菜、香菜夏季易抽薹、产量低;番茄夏季病虫严重、裂果多、商品率低;茄子夏季坐果少.而生产中采用两网一膜(防虫网、遮阳网、塑料薄膜)技术,可为蔬菜生长起到遮光、降温、避雨、防虫的作用,从而提高夏季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夏季上市蔬菜品种和数量,大大增加种菜效益.
  • 何圣米,徐明飞
    2008,(2): 50-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小白菜属不结球白菜类,其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营养好,消费量居各类蔬菜之首.夏秋高温季节栽培小白菜在20d以后即可分批上市,但夏季高温障碍往往使小白菜节间拉长、生长缓慢、味苦、纤维含量明显增加等,严重影响其商品性.本试验针对浙江种子市场目前主推的小白菜品种进行耐高温性比较,以期为科学安排生产提供依据.
  • 林红梅,陈耀忠,周桂官
    2008,(2): 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我市采用苦瓜与番茄套种栽培,改变了单一种植模式前期植株生长量较小、温光资源利用不足的缺点,667m2增收3000~4000元,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
  • 崔健,张淑霞,宋云云,刘素芹
    2008,(2): 52-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寿光地区是我国保护地蔬菜重要的生产基地,利用各种模式生产的蔬菜行销全国各地,获得可观收益.近年来,有的农户试验头年9月日光温室种植黄瓜同时套种苦瓜,利用苦瓜低温条件下生长缓慢的特点,待第2年5月黄瓜采收完毕后,将苦瓜吊蔓一生长,可在8月左右清茬.每667m2产黄瓜15000kg、苦瓜4500kg,收益达3万余元,是一项值得总结推广的技术.现将此模式介绍如下: 1 播前准备
  • 季长勤,朱瑞玉,顾茂才
    2008,(2): 54-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效农业的发展是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因地制宜发展具有一定水乡特色的高效复种模式,是我县当前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的方向.近几年来,我县大力发展芡实生产,引进种植品质好、产量高的紫花苏芡.由于连续单一种植,芡田杂草、病虫害加重,产量、品质下降.通过试验,芡田下茬复种小麦不但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还增收一季小麦,667m2效益达2500元左右.
  • 潘国云,马爱民
    2008,(2): 55-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如东县常年种植西瓜面积4000hm2以上,主要分布于本县的东部沿海区域,种植模式为棉田套种西瓜,常年连作,在西瓜果实膨大期常遇梅雨,导致西瓜病害的大发生,致使西瓜减产,甚至失收.加之西瓜与棉花的共生期长,棉花治虫用药,与西瓜产品质量安全矛盾突出,难以兼顾,消费者心存困惑,影响了销售.这种模式,产量不高不稳,效益低下,逐年萎缩.为了稳定西瓜面积,丰富市民的菜篮子,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我们从1998年开始进行西瓜蔬菜优质高效多元复合种植模式技术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 罗有箐,骆来昌
    2008,(2): 57-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我地部分农户按照无公害栽培蔬菜要求,应用大蒜、西葫芦、辣椒、大白菜高效无公害间套栽培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据调查,一般667m2产青大蒜2000kg、西葫芦1800kg、辣椒3000kg、大白菜4500kg.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茬口按排 水稻收割后耕翻晒垡2~3d,667m2施优质农家肥3000kg,整地筑畦.大蒜10月上旬播种,青蒜春节前后上市;西葫芦2月下旬营养钵育苗,3月中旬移栽,5月底让茬;辣椒4月下旬营养钵育苗,5月底移栽,11月上旬采收结束;大白菜8月初育苗(直播),
  • 陈琳,马秀玲,杨金明,廖开志,姜飞,史明武,韩善收,魏秀翠
    2008,(2): 58-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番茄叶霉病俗称黑毛,仅危害番茄,是保护地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随着保护地番茄栽培面积的扩大,叶霉病的病情不断发展,危害加重,对番茄产量影响很大.
  • 王阿兰,丁克友
    2008,(2): 59-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辣椒、甜椒烂果是多种病害的共同症状,但病源不同,症状各异,防治方法也不一样.现将其烂果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 软腐病引起的烂果 初呈水渍状暗绿色斑,后全果软腐,具恶臭,果皮变白,干缩后脱落或挂在枝上.其它部位很少症状.防治方法:可喷施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绿亨杀菌王800倍液、50%DT杀菌剂500倍液防治,每7d喷1次,连喷2~3次.棉铃虫、烟青虫是传病媒介,要及时用菊酯类农药喷杀.
  • 张顺京,魏和平
    2008,(2): 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每年的7、8月份,正是茄科类主要喜温蔬菜(西红柿、茄子、辣椒)生长的关键季节,同时也是灰霉病多发时期,特别是遇到连阴雨天,植株徒长、密度较大、地面积水时更易发生,常常引起严重危害.一般减产20%~25%,有时甚至达到40%以上.
  • 颜冬梅,丁克友
    2008,(2): 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 霜霉病 1.1 症状 主要发生在叶片,其次危害茎、花梗、种荚等.一般先从外部叶片开始发病.最初叶片正面出现淡绿色或黄绿色水渍状斑点,后扩大成淡黄色或灰褐色,边缘不明显,后逐渐扩大,因受叶脉限制变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背面出现白霜,发病重时叶片枯黄.一般在春、秋两季发生,春季于4月下旬~5月上旬在留种株及青菜上严重发生,秋季9月初始发,9月底~10月为秋季的发病高峰,冬季与早春发病极轻.
  • 邓旭
    2008,(2): 62-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 生理性病害主要症状及病因 1.1 黄瓜花打项 1.1.1 症状 植株的生长点变成花器官,不再分化叶片.花开后,瓜条停止生长,可出现三种情况:(1)植株长出10~22片叶时,生长点萎缩,在生长点处长出13朵小雌花,或1片叶遮扣在生长点处.(2)生长点处成疙瘩,下部3~5节茎长2~2.5cm,并在疙瘩下长出2~5条侧蔓,侧蔓茎节间平均长6~8cm.(3)生长点逐渐萎缩,附近小叶密集,叶腋间出现小雌花,在高温、高湿下生长点恢复生长,叶节继续伸长,但生长缓慢.
  • 张昌权,徐亚兰
    2008,(2): 63-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药害是指农药施用不当而引起的植株各种病态反应,包括组织损伤、生长受阻、植株变态、减产等一系列非正常生理变化.在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由于保护地的特殊气候条件,极易发生药害,造成损失.现将保护地蔬菜药害产生的原因、症状及补救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 杨佩珍,沈秋光
    2008,(2): 64-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上海郊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耕地承包租赁面积越来越大,大量外来承包户进入郊区蔬菜生产,给生产管理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如菜地肥力过度攫取、大田种植蔬菜连作障碍等等.蔬菜连作障碍一般发生在设施大棚,而现在却不断发生在大田,现将其危害与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1 蔬菜连作障碍的主要危害
  • 段瑞华,韩方胜,华小平,张明法,唐付仁,尹建国
    2008,(2): 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受南京农业大学委托,我站对其提供的0.5%阿维菌素颗粒剂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进行了田间小区药效试验,以明确该产品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的效果和安全性,以推荐适宜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为农药登记提供科学依据.
  • 仇广灿,成晓松,胡健,吴彩全
    2008,(2): 66-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枯萎病是一种由土壤传播、根颈部侵入的系统性病害,又称萎蔫病,是黄瓜上的重要病害,重茬棚室黄瓜一般病株率在10%~30%,重病棚室达50%以上,绝大多数感病株在开花结果期陆续萎蔫枯死,产量损失较大.为了寻求防治黄瓜枯萎病的理想药剂,探讨其防治技术,有效控制黄瓜枯萎病的危害,2006~2007年,我们进行了80%福美双·甲基硫菌灵WP防治黄瓜枯萎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已取得初步结果,现报告如下.
  • 朱玉良,李东才
    2008,(2): 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斜纹夜蛾在上海年发生5~6代,世代重叠,是一种暴食性、多食性害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茄科、百合科等多种蔬菜,在蔬菜生产上的危害逐年加重,幼虫食叶、花蕾、果实,严重时可将全田蔬菜吃光.近年来为了控制其危害,大量使用化学药剂防治,使斜纹夜蛾抗药性不断增强,为符合生产安全卫生优质蔬菜产品的要求,我们引进斜纹夜蛾病毒制剂科云NPV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为生产上应用提供技术数据.
  • 郭志兴,刘裕岭
    2008,(2): 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综合防治蔬菜病虫害,可以大大降低防病治虫成本,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是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综合防治蔬菜病虫害的主要方法有以下9种:
  • 王义耕,丁志宽,荀贤玉,林双喜
    2008,(2): 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江苏省东台市是全国瓜果蔬菜生产大市,年种植各类瓜菜6.8万hm2次,其中冬春大棚栽培3.2万hm2.冬春季主要是以多层大棚覆盖栽培辣椒、番茄、茄子及西瓜等,随着瓜果蔬菜种植年限的延长、种植面积的扩大.主要病虫害发生逐年加重,尤其是茄果类的多种病害及烟粉虱重发,使烟剂防治瓜果蔬菜病虫害应用的面积越来越大.使用烟剂防治大棚瓜果蔬菜病害虫,如方法得当、使用科学,防治效果优于喷雾;同时以其不需使用施药器械、熏烟不增加棚内湿度、操作方便省时省工等优势而被农户迅速接受,尤其被广泛用于连阴雨病害多发季节和棚内喷雾防治操
  • 唐懋华
    2008,(2): 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南京蔬菜种植区大多由外地菜农承包,他们种植的蔬菜种类和生产技术单一,而且易追求眼前高产,有的盲目施用化学肥料,不注重施用有机肥料.因生产上的重茬、连作和施肥不当,导致土壤结构遭破坏,酸化、盐渍化加重,肥力衰退,土传病虫害严重,蔬菜品质下降,产量不稳定等.针对此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改良.
  • 孔向军,郑寨生,陈菊芳
    2008,(2): 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茶叶籽经压榨提炼食用油后剩余的残渣,由于含黄酮醇甙、茶皂素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杀虫抑菌效果,可用茶叶籽饼做肥料和天然杀虫抑菌剂.婺城区汤溪镇是我市芹菜的主产区,近年来根线虫危害严重.为探明茶叶籽饼在芹菜上的施用效果,我们在2006年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 魏秀翠,杨金明,廖开志,史明武,马秀玲,姜飞,韩善收,徐林国
    2008,(2): 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日光温室内,二氧化碳(CO2)匮乏是影响蔬菜品质和产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寒冷的冬季,温室番茄为了保温的需要常使温室大棚处于密闭状态,从而造成棚室内空气与外界空气相对阻隔,CO2得不到及时补充.日出后,随着蔬菜光合作用的加速,棚室内CO2浓度急剧下降,有时会降至CO2补偿点以下,此时,蔬菜作物几乎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严重影响了蔬菜的生长发育,诱发病害并造成减产,农户的经济效益也随之下降.为此,笔者2006年12月在东海县白塔埠镇前营村进行了CO2气肥效果试验,以明确其在温室大棚中的使用效果和方法,为今
  • 丁亚玲,钱晓晴
    2008,(2): 73-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省农业生产结构和种植制度的调整,油菜面积正在逐年扩大.在油菜高产栽培实践中,人们往往较为注重大量营养元素的施用,而忽略微量营养元素的作用,结果造成了作物营养元素供应的不平衡.直接施用微量营养元素肥料可以矫正油菜作物微量营养元素的不足,但所施用的微量元素肥料的利用效率很低.研究表明,利用IFC化肥增效剂促进作物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则是克服作物微量元素不足问题的一条便捷途径.根据油菜的需肥特性及生长特点,我们配制了IFC化肥增效剂油菜专用不同配方,特进行本试验,旨在验证其在油菜上的使用效果.
  • 仇建国,李辉
    2008,(2): 74-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昆山市东邻上海,西连苏州,经济发达,消费水平较高.由于小型西瓜果型偏小、肉色鲜艳、糖度较高、皮薄汁多,适合三口之家食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昆山市小型西瓜近年来发展迅速.2007年种植面积发展到300多hm2,667m2效益达到7500元以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培育适龄壮苗是提高西瓜品质和产量的重要措施,现将昆山市小型西瓜春季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 倪士群
    2008,(2): 76-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 品种选择 选择皮色形状均好,含糖量高,瓜瓤色泽鲜红、起沙,种子少,风味好,大小适中,早熟,如新红宝、金钟冠龙、京欣一号等品种.
  • 张国洪,张德明
    2008,(2): 77-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 品种选择 由于山地土壤瘠薄、灌溉条件差,西瓜果实膨大期恰逢高温暴雨,且山地远离城镇,交通相对不便,因此应选择合适品种,如浙蜜3号、浙蜜5号、早佳84-24、西农10号、美抗六号、美抗九号等.
  • 郑绍兴,谢世国
    2008,(2): 79-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夏秋作小西瓜,价格高,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但是夏秋季气温高、雨水多,种植小西瓜病虫害发生严重,产量低,品质差,而且农药残留严重,因此夏季成为小西瓜生产的薄弱环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利用高山夏季凉爽的特点,解决了平原地区夏秋季种小西瓜难问题.高山地区生态环境良好,有机肥充足,生产小西瓜有着较为优越的自然条件.我乡地处浙南革命老区,海拔处于700~900m之间,2005年开始试种小西瓜,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高山地区夏秋季小西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孙进存,杨友辉
    2008,(2): 80-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镇大棚西瓜始种于1990年代中期,已有10多年历史,随着面积的增加,种植农户的增多,效益的提高,特别是新发展农户对新技术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现全镇2333.3hm2大棚西瓜中有1000hm2应用了双棚多层覆盖栽培技术,使西瓜生育期明显提前,效益较单棚667m2产值提高2000元以上.根据近年来农户种植大棚西瓜存在的问题,将栽培技术简述如下,以进一步提高我镇种植水平.
  • 胡桂华,李进,张雪峰,陶先东
    2008,(2): 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早春西瓜育苗,时值寒冷,气温较低,同时西瓜苗期根系发生迟,须根量少且怕渍,要求育苗基质具有保水、持肥、透气等性能,而传统基质及育苗方式不具备这些性能,很难培育出健壮的瓜苗.为寻求合适的育苗基质及方式,培育出西瓜壮苗,提高西瓜产量,2005年本所利用现有的现代化设施,进行了西瓜穴盘育苗基质筛选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郭伟,刘宝东,徐洪芹,董勤成
    2008,(2): 8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鲁南地区每年秋后以北方天气为主,光温条件适宜,相对湿度较低,有利于棚室小气候调控.采用塑料薄膜大棚栽培厚皮甜瓜,一般每667m2产量可达2000~2500kg,11月以后陆续上市,可以避开新疆等主产区哈密瓜的集中上市期,经济效益显著,667m2可创产值8000~10000元,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瓜农增收开辟了一条崭新途径,值得在同类地区大面积推广.
  • 陈天礼
    2008,(2): 84-8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县利用稻田大棚生产蘑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生产面积逐年扩大,2007年已超过133.3hm2,每667m2稻田大棚产菇2250kg以上,以5元/kg计算,667m2收入11250元以上,扣除成本4000元左右,每667m2稻田大棚蘑菇实现纯收入7000元以上.大棚蘑菇生产具有原料充足、生产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稻田大棚蘑菇生产已成为我县农民致富的一条新路子、新亮点.
  • 周梅芝,蒋贤龙,汪彩云
    2008,(2): 8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江苏省丰县及周边县市常年种植徐州白蒜2500~2600hm2,产量350~370万kg.根据对徐州白蒜采收、晾晒方法调查及对比出口标准要求.我县徐州白蒜初成品存在着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1)蒜皮较薄;(2)蒜头裂嘴散头;(3)蒜瓣发黄有霉层;(4)根系清除不干净.针对上述问题,要提高大蒜商品率,必须采取科学采收、晾晒、分级等技术措施.
  • 金新华
    2008,(2): 87-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别名锦荔枝、癞葡萄、凉瓜等,是葫芦科苦瓜属的一年生蔓生植物,起源于印度,在我国已有几百年的栽培历史.以嫩果和成熟果供食用,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均可作药用.苦瓜表面具有奇特的瘤皱,果肉内富含苦瓜甙,具有一种独特的苦味而得名.苦瓜其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凉、滋阴壮阳、降低血糖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苦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苦瓜中含有活性成分、胰岛素类似物质、苦瓜素等,具有抗突变、抗肿瘤、抗艾滋病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日益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广告服务
地 址:上海市奉贤区金齐路               1000号
联系人:谈平
电 话:021-52210012
邮 编:201403
E-mail:xx9@saas.sh.cn
查看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