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2005,(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产销论坛

  • 马云家
    2005,(6): 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崇明农业协会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近几年发展较快,先后成立了19个涉农民间组织,占崇明注册社团总数的24.9%,其注册数和比率均居上海各区县之首。崇明农业协会共有单位会员198个、个人会员1036多名,覆盖了所有14个乡镇和30%的村级组织,50%以上种植业、养殖业大户,60%以上的农产品营销大户,80%以上的农业企业和95%以上的农业技术人员,为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 龙荣华
    2005,(6): 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已发展成为云南农业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蔬菜成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003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680万亩,总产839万t,分别比1984年的153万亩、290万t增加427万亩、549万t,19年间平均递增8.17%和9.46%;2004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780万亩,产量950万t,产值95亿元。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蔬菜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2002年、2003年、2004年,全省蔬菜产值已分别占全省种植业产值的17%、20%、20%。
  • 林美华 余家和 林弟纵
    2005,(6): 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城郊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广大菜农种植蔬菜的首选之地。据统计,我县城郊蔬菜常年复种面积达800hm^2,占全县蔬菜总面积的20%。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加快无公害蔬菜的发展,使蔬菜产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达到增产、增效、安全的目标,我们于2004年1月开始,在城北东(西)青大塘流域、双庙水库下游建立了千亩城郊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通过一年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 徐宏磊 潘红 赵建良 包月华 黄健文
    2005,(6): 9-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区以蔬菜种植为主的复种次数的面积比例越来越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区现有各类蔬菜种植面积4.5万亩左右,按常规复种指数推算,年复种面积10万亩次左右。为摸清在这些种植面积中,具体种植了哪些种类和品种,其结构如何,它们分属于哪类蔬菜,品种种子来源等,以尽快了解和掌握实情,优化种植结构,实施分类指导,提高种菜效益,我站在2003年、2004年两年中对全区13个镇种植的蔬菜种类、品种、面积及种子来源进行了普查。其结果如下:
  • 市场聚焦

  • 王小雄
    2005,(6): 11-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白菜一直是大众餐桌上最常见的蔬菜之一。2004年冬天全国白菜市场遭遇“寒流”,全面跌价,2005年冬天白菜行情如何呢?本文在分析2004年冬季全国白菜市场行情的基础上,结合2005年入秋以来白菜市场情况,分析制约白菜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对今冬明春白菜行情作出预测,同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 论文

  • 李雅珍
    2005,(6): 13-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宝山区位于上海市北翼,常年菜田面积2.7万亩,2004年上市蔬菜21万t,总产值2.19亿元。但由于目前农村生产方式的相对落后及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较低,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及农药环境的恶化等原因,造成了蔬菜农药残留问题比较严重。为了确保上市蔬菜的安全、卫生、优质,在市蔬菜站的指导下,我们于2000年引进蔬菜农药残留速测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胆碱酯酶与农药的生化反应,通过光学仪器的不同透光率来得到一定的抑制值,然后通过不同的抑制率确定蔬菜农残超标与否。
  • 市场聚焦

  • 赵康 倪翔飞
    2005,(6): 14-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蔬菜的农残检测作为蔬菜安全监管的主要措施之一,在南汇区已运行了4年,逐步建立与发展区、镇二级检测网络,扩大检测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受到广大市民与菜农的欢迎与认可。
  • 史震伟 华秀丽 钱燕敏
    2005,(6): 15-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区放心菜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一直紧抓不懈,五年来杜绝了因农药超标而中毒事故的发生。近两年来我区高度重视放心菜工作,把蔬菜卫生安全质量管理工作作为蔬菜生产的第一要务,并且建立了相应的放心菜质量安全考核制度。
  • 创汇蔬菜

  • 沈健 唐纪华 陆亦农
    2005,(6): 16-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紫苏大叶,又名苏叶,原产中国,在我国为常用中药,具有解毒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在日本紫苏大叶多用于料理,是餐饮业中不可缺少的佐料。我区叶圣园艺场已多年种植紫苏大叶,其产品主要出口日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良种选育

  • 祖艳侠 郭军 顾闽峰 吴永成
    2005,(6): 18-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早春气温低、气候变化大,萝卜保护地栽培也易抽薹。为了选出耐抽薹的品种,我们于2004~2005年引进当地种植的普遍萝卜品种与白玉春系列品种,进行了保护地耐低温萝卜的筛选试验。
  • 陈勇 陈在新 何金银
    2005,(6): 19-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萝卜芽苗菜也叫娃萝卜菜、娃娃缨萝卜菜,其产品是萝卜种子萌发形成的肥嫩幼苗。萝卜芽苗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及矿物质钙、镁、铁、钠、磷等,加之食味辛辣,洁净卫生,深受人们喜爱。其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不施农药和化肥,是一种绿色蔬菜。萝卜芽苗菜水培生产的重要因素是适当的萝卜品种及培育温度,本试验旨在探讨在不同温度下培育4个萝卜新品种对芽苗菜产量的影响,以便找到最佳的品种和水培方法,为萝卜芽苗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 张长远 罗少波 罗剑宁 郑晓明 何晓莉 龚浩
    2005,(6): 22-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苦瓜是华南地区重要的蔬菜种类,栽培历史悠久,因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最近几年更是受到消费者的偏爱,成为市销及北运、出口的高值蔬菜。为满足生产上早熟栽培、提早上市的要求,我们开展了早熟、丰产、优质、抗病的苦瓜一代杂种的选育,现将选育结果报道如下。
  • 徐少山 沈建春
    2005,(6): 23-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夏秋季黄瓜在本地区有一定的栽培面积,生产上以津研系列品种为主。为了选出适合本地区栽培的夏秋黄瓜新品种,我们以津优1号为对照,对国内外8个黄瓜品种的丰产性、抗病性及其他综合性状进行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 陈琼 饶立兵 程勇 周朋 郑金和
    2005,(6): 25-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对温州市农科院蔬菜所新选育的瓯豇一点红和瓯豇二尺玉进行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品质和商品性等方面的鉴定,从而为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组织2004年春季浙江省内多点品种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 陈全胜 汪淑磊
    2005,(6): 26-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长豇豆是我国目前种植面积较大、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一种蔬菜作物,其用种量大,采种量也大,但在留种上存在产量低、质量差等问题,不能满足生产上的需求。为此笔者从2002年开始,对长豇豆的采种技术进行了探索。现总结如下:
  • 王可田
    2005,(6): 27-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花椰菜目前生产上的杂交种多用自交不亲和系及雄性不育系制种,少数用人工去雄制种。自交不亲和系与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周期长,难度大,程序繁,投入多;人工去雄制种用工量很大,种子生产成本很高。
  • 优新品种

  • 张峻 顾柳青
    2005,(6): 28-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华王青菜是由日本武藏野种苗园株式会社生产的一代杂种,在我区已种植多年,表现为产量高,耐热性强,抗性好,深受菜农和市场的欢迎。
  • 黄瑛 郑笑微
    2005,(6): 28-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们于2003年初从上海市种子公司引进该单位育成的沪优超甜6号玉米品种(商品名为金脆皇),经春、秋两季在中上等栽培水平和种植密度3700株/667m^2条件下试验,均表现为生产力较高,综合性状良好。
  • 陈锐 罗兆荣
    2005,(6): 29-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绿兰菜,又叫人参菜、土人参,是马齿苋科土人参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于热带美洲。其食用部分为幼嫩枝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味道鲜美滑爽,具有润肺、益气、健脾等功效,对久咳痰多、劳伤有一定疗效。绿兰菜栽培管理容易,一次定植,周年采收,且病虫危害较少。可少喷或不喷农药,是真正的绿色保健蔬菜。绿兰菜产量高(667m^2产量6000kg)、效益好(667m^2产值6000余元),因此在崇尚绿色、注重保健、讲究效益的今天,它的利用和开发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 张志友 倪利锋 叶根如 芮明方
    2005,(6): 30-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ア一ルスナィト早春晚秋是从日本引进的优质、高产厚皮网纹甜瓜品种,外观优美,中心糖度高,商品性好。湖州农科院经多年试种,均表现出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强,产量高。该品种适宜浙北地区春、秋季保护地栽培。现将其在湖州地区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 徐祖建 周强
    2005,(6): 32-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翠玲是宁波市种子公司1998年从台湾引进试种的小型西瓜,市场售价高,产量高,栽培效益好,深受广大农民及消费者欢迎。2000年扩大种植20hm^2,2001年继续扩大种植53.3hm^2,占当地同季同类面积的20%,成为宁波市夏作小西瓜主栽品种之一,并在嘉兴、台州、湖州等地区扩大种植,亦已成为当地夏秋作小西瓜的主栽品种。该品种于200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2005年栽培面积达200hm^2。
  • 栽培技术

  • 金再欣 吴正村 黄正旭 吴化平
    2005,(6): 33-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A级绿色食品蔬菜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蔬菜及其产品。为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效益农业,2002年温州市下达“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农业重大科研项目,由温州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和文成县二源乡农技站共同承担。该项目所生产的茄子、毛豆、白银豆、盘菜4种蔬菜产品分别于2002年10月、2004年12月两次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昌)检测,共75项指标全部合格,
  • 倪圣亚
    2005,(6): 35-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大棚辣椒秋延冬无公害栽培由于效益高,近年来在我市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 洪文英 彭智群
    2005,(6): 36-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杭州地区辣椒消费以翠绿色、光滑、微辣、单果重10~15g的高档小尖椒为主。我市大棚辣椒主要为春、秋季栽培,因杭州地区10月中旬以后气温逐渐转凉,不适于辣椒正常生长发育,而此时市场供应处于淡季,上市价格高。为此杭州市农科院蔬菜所连续3年进行了小尖椒秋延后栽培试验,该技术管理精细,可操作性强,效率高,秋延后设施栽培一般每667m^2可采收小尖椒1200~2000kg,采收期为9月中旬~12月。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 邱源 陆信任 顾立君
    2005,(6): 38-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杭椒盛产于南方,因其具有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培管方便的优点,近几年我县的杭椒种植规模明显扩大,已逐步形成杭椒产品的产销一体化体系。冬季进行杭椒育苗和保护地栽培,5月上旬即可开始采收上市,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鉴于我县部分菜农在冬季杭椒移苗这一环节上,存在缺棵过多、缓苗期过长等问题,我们总结出冬季抗椒移苗关键技术,现简介如下。
  • 贺炳国 潘复生 龚晓东 孔小平
    2005,(6): 38-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夏芹一般于9月上旬应市,此时正值夏秋高温期,鲜菜上市量不足,且处在中秋节期间,平均价格3元/kg左右,667m^2产量约2000kg,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当明显。夏芹栽培技术要求较高,现结合苏州地区夏芹品种、育苗、种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介绍夏芹避雨棚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 刘立人 谌永长
    2005,(6): 39-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球甘蓝又名卷心菜、圆白菜、洋白菜等,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能形成叶球的一个变种。甘蓝营养丰富,菜叶质地脆嫩,可炒食、煮食、凉拌、腌渍或干制,外叶还是畜禽和鱼的好饲料。甘蓝品种丰富,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可在不同季节播种栽培。湖南省常德市西湖管理区西湖镇园艺村菜农种植春甘蓝,于10月份播种,幼苗越冬,翌年4~5月份收获,667m^2产量突破5000kg,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春甘蓝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 张雪江 赵金山 杨文静 冯太平
    2005,(6): 40-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抱子甘蓝别名汤菜、芽甘蓝、子持甘蓝等,属十字花科芸薹属。是甘蓝的一个变种。抱子甘蓝以腋芽形成的小叶球供食,形状珍奇,风味独特,纤维少,甜味浓,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抱子甘蓝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长期食用。具有利脏器、壮筋骨、清热止痛的作用。
  • 凌士鹏 潘志明 施建洪
    2005,(6): 41-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茭白属多年生宿根性沼泽草本植物,其栽培类型分单季茭白与双季茭白两类。本文所述的冷水茭白指单季茭白品种夏季用冷水灌溉促使孕茭、膨大,收获期由原来的10~11月提前至7~8月。冷水茭白栽培受冷水资源局限,区域优势明显,因此在大、中型水库下游,适度发展冷水茭白生产颇具经济效益。浙江金华属丘陵地区,境内地势起伏,大、中型水库分布较多,夏季水库库底冷水资源丰富,十分有利于发展冷水茭白生产,目前冷水茭自在该地区栽培面积已超过1333.3hm^2。
  • 顾绘 李进 陆明如 许逢美 胡桂华
    2005,(6): 42-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芋系天南星科芋属无性繁殖的球根蔬菜,长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量,种植经济效益显著,在南通市高沙土地区芋的栽培面积达6666.7hm^2左右。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设施栽培芋的面积不断扩大,现将芋小拱棚早熟栽培技术小结如下。
  • 施海萍 李大文
    2005,(6): 43-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莳药地下块根富含淀粉、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健脾润肺、固肾益精之功能,对消化系统疾病及糖尿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莳药生长在无污染环境的山区,较少发生病虫害,属天然绿色保健食品。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莳药越来越受人们喜爱,其销售价格也节节攀升,从几年前的每kg不到2元上升至2004年的6元以上,每667m^2种植效益达5000多元。莳药的种植技术直接制约其丰产性和商品性,从而影响莳药的售价。下面我们将温岭市太湖山区无公害莳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
  • 黄妙贞 叶炳华 董炳炎 关雁桃 曹学文 罗国扬 黄见心
    2005,(6): 44-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叶用芥菜别名春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系浅,须根多,茎短缩,叶长椭圆形或长倒卵形,叶面平滑或皱缩,叶缘有锯齿或深裂,幼时有粗毛,中肋宽,扁平或近圆形,复总状花序,花冠黄色,种子圆形或椭圆形,红褐色或褐色。芥菜原产我国,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普遍栽培。广州地区已有千年以上栽培历史,以叶用芥菜为主,除供鲜食外,也是加工的主要蔬菜。近年来,叶用芥菜品种更新很快,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叶用芥菜的新品种,提高叶用芥菜的栽培技术水平,白云区菜科所广泛引进芥菜品种,积极开展栽培技术研究,现总结报道如下:
  • 张春光 陈旭东 王秀真
    2005,(6): 46-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大蒜的鳞芽又叫蒜瓣,是在鳞茎盘上发生的侧芽。正常情况下,蒜头是由许多个侧芽发育肥大而成。如果侧芽(鳞芽)不发生、只是叶鞘基部膨大而形成的蒜头,看上去很饱满,但用手一捏便会空瘪,农民俗称为面包蒜。面包蒜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影响蒜农的经济效益。
  • 蒋来喜 巢海忠 吴美方
    2005,(6): 47-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紫苏又名赤苏、香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华南、华东和西南地区都有分布,常以半野生状态生长在田边、地头,现种植的为栽培种。紫苏栽培种株高160~170cm,茎直立,有分枝,嫩叶采收后马上长出新的分枝,随着生长分枝不断增加,茎节间较密。叶对生,卵圆形,叶缘锯齿状,叶面绿色皱缩,叶背绿色或紫色,植株具有特殊的芳香味。紫苏以嫩芽或嫩叶采收食用,或以嫩叶汁液加工成天然的色素原料,目前以腌制加工紫苏叶出口为主。紫苏种子可以榨油,是高级工业用油。
  • 刘峰
    2005,(6): 49-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萎蒿(Artemisia selengensis),又名芦蒿、水蒿等,菊科、蒿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于亚洲,我国东北、华北和中南地区均有分布,野生于荒滩山坡、圩区、洲地、路旁,其抗性强,很少发生病虫害,是一种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蒌蒿以鲜嫩茎秆供食用,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Ca、P、Fe、Zn等元素,尤其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具有独特风味。用其炒食或凉拌,清香脆嫩,具有清凉降火、滋阴养颜、健脾胃、促消化等功效,属野生蔬菜中上等品,是一种极受欢迎的保健蔬菜。
  • 苏宝琴 陈金龙 李亚娟 毛敏文 俞良 沈建国 戴俊江
    2005,(6): 50-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常熟市设施蔬菜栽培连续几年生产实践,大棚番茄—水果黄瓜—叶菜类轮作栽培模式研究和生产示范,经济效益显著。
  • 潘学春 吉振勇 薛亚 张烨
    2005,(6): 51-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小麦—西瓜—大头菜间套一年三种三收,在我地试种已取得成功。该模式操作简单,效益显著,每667m^2可产小麦300kg,西瓜4000kg,大头菜3500kg。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 孙继 叶利勇 吴日峰 朱隆静
    2005,(6): 52-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生姜是我国大宗出口商品,尤以肉质细嫩、辛辣味浓、含硫量低的大姜品种在海外深受欢迎。目前我国生姜主要出口日本、韩国、美国及巴西等国家,需求量很大。在我市文成西坑,种植生姜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但目前农民生产上普遍采用粗放型的露地栽培模式,不利于生姜产量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发挥。鉴于夏季高温对生姜生长上的影响,我们进行了高温气候下遮阳网覆盖的栽培试验,探讨其对生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黄峰伟 廖旭芳 游衍安
    2005,(6): 53-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苦瓜,俗称锦荔枝、癞葡萄,属葫芦科,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瓜类蔬菜。其肉质柔脆,味甘带苦,风味独特。大苗嫁接苦瓜成活率高,抗病性强,产量高。为探索多株砧木嫁接1株苦瓜,棚架稀植栽培对苦瓜产量的影响,笔者进行了不同砧木数大苗嫁接苦瓜棚架栽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 徐炜民 陈耀 曹国华 施晓晖
    2005,(6): 54-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蔬菜产业的发展,规模化、商品化的轻基质穴盘苗以质量好、便于运输、栽后活棵快等优点受到广大菜农的欢迎。但因商品基质的价格和育苗成本较高,制约了基质育苗大面积推广。为此,从2003年开始,我们开展了育苗基质的选择与配制试验,经过1年多的实践与探索,掌握了蔬菜育苗基质的原料种类及配方。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 郑涛 贾志明 周云德 王永莉 范喜文
    2005,(6): 56-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我市大面积大棚蔬菜生产上使用的棚膜大多数为山东淄博生产的EVA长寿无滴膜。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的收益,我们引进江苏无锡米可多农膜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高科技产品——米可多多功能膜,以山东淄博生产的无滴膜为对照,进行对比试验,以了解米可多多功能膜的保温降湿等性能及其对覆盖作物的影响,为进一步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 植物保护

  • 李罕琼 黄水招
    2005,(6): 57-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自上世纪80年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来,我县大棚菜、瓜作物发展较快。2004年我县种植大棚菜、瓜作物面积3333多hm^2,而番茄、茄子、瓠瓜、甜瓜、西瓜5个品种的种植面积为2667多hm^2,占总种植面积的90%以上,是大棚作物的主栽品种。由于主栽品种的种植历史较长,区域性强,连作相对较重,病害发生发展较快,严重影响大棚菜、瓜作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以及效益农业的实施。为此,我们通过几年来对5个主栽作物发病因子的调查和观察,研究总结了我县大棚作物病害发生特点以及防治对策。
  • 王秀英
    2005,(6): 59-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植物病毒对寄主的危害,素有“植物癌症”之称,防治上十分困难。病毒在侵染寄主后,不仅与寄主争夺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破坏植物的养分输导,改变寄主植物的某些代谢平衡,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致使植物生长困难,产生畸形、黄化等症状,严重的甚至造成寄主植物死亡。为了有效地控制植物病毒病,人们采用了各种措施,包括轮作、种子脱毒、病毒间的弱毒株系交叉保护、抗病品种的选用、传毒介体的控制及化学农药的使用等,近年来转基因植物抗病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
  • 唐加雨
    2005,(6): 61-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芦笋学名石刁柏,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茎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对水肿、痛风、肝功能障碍、神经痛等有一定的疗效,号称蔬菜之王,是著名的抗癌保健食品,深受国际市场欢迎。我国许多芦笋基地生产的鲜笋及芦笋罐头和制品,长期远销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及日本、美国,一直供不应求,畅销不衰。
  • 论文

  • 潘玖琴 张燕燕
    2005,(6): 62-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植物保护

  • 潘玖琴 张燕燕
    2005,(6): 62-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黄萎病是茄子常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茄子保护地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黄萎病的发生也日趋加重,给菜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药剂防治和人工拔除来减轻病害的发生。笔者通过实践与研究,总结出一套黄萎病综合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
  • 徐邦君 袁红春 张卫华
    2005,(6): 63-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市蚕豆常年播种面积达3.67hm^2左右,是全国的主产区。蚕豆赤斑病(Botritis fobae)、褐斑病(Ascochyfa fabae)是常发真菌性病害,对蚕豆危害重,产量损失大。为有效控制赤斑病、褐斑病对蚕豆的危害,提高其产量与品质,笔者对其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
  • 骆文忠 言建良 黄群
    2005,(6): 64-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西甜瓜是我地农民的主要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66.7hm^2以上,但由于病毒病的大发生,种植面积呈下降的趋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2003年,西甜瓜病毒病的大发生造成了许多农户血本无归。鉴于2005年又是西甜瓜病毒病大发生年,为避免造成大面积减产、减收,我们简要介绍西甜瓜病毒病的发病特点原因以及防治对策,以供瓜农参考。
  • 毛国忠 应晓平 徐惠明 项江峰 汪国强
    2005,(6): 65-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豆野螟又称豇豆荚螟、豇豆钻心虫、豇豆螟等,是因其在豇豆豆荚上危害特重而得名,特别喜食豇豆、四季豆、扁豆等表面少毛的豆类蔬菜。豆野螟以幼虫蛀食豆类作物的花器、嫩荚危害,花蕾期、幼荚期受害,造成落蕾、落花、落荚,影响产量;转色期受害,豆荚出现蛀孔,荚内和孔口处虫粪堆积,严重影响食用和商品价值。
  • 高丰
    2005,(6): 66-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小菜蛾,因其幼虫头尾尖,受惊动即吐丝下坠,故俗称两头尖、吊丝虫。小菜蛾属鳞翅目菜蛾科,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其幼虫啃食蔬菜后,伤口易腐烂并引发病害,严重影响蔬菜的商品性,严重发生时,造成蔬菜减产甚至绝收,对蔬菜生产形成很大威胁。小菜蛾幼虫体表少毛光滑,动作敏捷,并且对常规农药已产生抗性,给农药防治带来一定难度。生产上应将各种防治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做到既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又能有效地控制小菜蛾的危害。
  • 叶文娣 黄俭 赵哲
    2005,(6): 67-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蔬菜的安全卫生与产品质量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市、区两级政府及蔬菜办、蔬菜技术推广部门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金山区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取得了较大成绩,已列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区;尤其在出口蔬菜方面,现已成为上海市第二大出口蔬菜种植区,金山区银龙出口加工厂也被列为上海市农业重点龙头企业。为了给上述两个市场保证供应安全卫生优质的蔬菜,在病虫害防治这一关键技术上,我们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积极推广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
  • 论文

  • 史明武,钱省,段瑞华,陈云
    2005,(6): 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东海县常年蔬菜种植面积2.7万hm2左右,近年来受小地老虎和蝼蛄危害较重,本地农户多使用辛硫磷防治地下害虫,害虫产生了一定抗药性,且防效不理想。为筛选一种高效、安全的防治药剂,笔者对江苏宝灵化工有限公司开发的5%毒·辛颗粒剂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如下:
  • 植物保护

  • 2005,(6): 70-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韩明 王学平 杨玉洁
    2005,(6): 71-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甜菜夜蛾是如皋地区芦笋田重要害虫,具有发生期长(8~10月)、发生重、世代重叠的特点。由于目前该虫抗药性高,生产中大多数药剂防治效果不理想,菜农盲目、滥用农药,影响商品出口,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因此,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与防治方法,提高防效,对确保上市芦笋品质、增加种植效益,保护菜农生产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站于2004年选择几种无公害杀虫剂进行了早、晚喷药效果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无露水清晨喷施卫士防治芦笋甜菜夜蛾效果突出,达90%以上。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 王红梅 丁克友
    2005,(6): 72-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菜园病虫害发生的情况,要选准对该病(虫)有杀伤作用的特效药,而不能随大流,人家喷药咱喷药,人家用啥药咱也用啥药。
  • 土壤肥料

  • 刘才南 高建峰 唐建华 周国强 金容钱
    2005,(6): 73-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设施蔬菜的栽培具有生长周期短、管理方便、反季节性强、少污染等优点,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主要支撑产业,也是丰富城市居民菜篮子的重要保障与来源。但是长时间大规模地发展设施蔬菜,也带来一些问题,如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蔬菜硝酸盐含量积累高,有的田块重金属含量超标,使蔬菜的品质下降,产量提不高。为此,研制适用于设施蔬菜栽培、来源广泛的轻型基质,使其以有机质为主要载体,NPK和微量元素合理搭配,并含有丰富的有益微生物,是适应当前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当务之急。
  • 唐能银 刘裕岭
    2005,(6): 74-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磷酸二氢钾是一种速效磷钾复合肥,含五氧化二磷51.7%,氧化钾34.6%。其外观为白色晶体,呈酸性,无毒,无味,不挥发,不潮解,性质稳定,易溶于水,极易被植物吸收利用。在蔬菜生产上主要用于浸种、拌种和叶面喷施。
  • 白丽芹 贾康民
    2005,(6): 75-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草莓是浅根性植物,80%以上的根都集中分布在土表到地下25cm深的土层内,因此,土壤中的温度、湿度环境条件对于草莓生长影响很大,尤以土壤湿度的影响为最。一般认为土壤中气体、液体、固体比例均等的时候,最适宜植物的生长,若液体多,气体少,则容易引起湿害。但是对于草莓这种水分要求量较高的植物来说,这样的比例并不适当。草莓是须根植物,其根系活动层较浅,吸收下层土壤水分较难,叶片又是三出卵形复叶,叶面积大,蒸腾消耗也大,耐旱性很差,所以适宜栽培草莓的土壤还是以湿润为好。富含腐殖质、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保水性的壤土,是
  • 瓜果花卉

  • 郑楚群 李辉 谢永平 黄少峰
    2005,(6): 76-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洋香瓜属葫芦科甜瓜种的栽培种,是一种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的高度进化的植物。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8年引进试种洋香瓜,经过多年的试验摸索,已总结出一套适合于粤东地区的洋香瓜大棚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具有产量高、上市早、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同时还可一年三熟,供应期长,现已在汕头、潮州等地进行示范、推广,每667m^2产量达2000~2500kg,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洋香瓜的特征特性及大棚高产栽培技术报道如下:
  • 徐海平
    2005,(6): 77-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海门市常乐镇中南村国家级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自2001年开始推广早春大棚多层膜覆盖栽培小西瓜和秋季大棚栽培小西瓜技术,并在早春大棚多层膜覆盖栽培小西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延后栽培小西瓜试验,经过几年的栽培实践,探索出了普通大棚栽培小西瓜一种连续采收周年生产技术,即12月份播种育苗,翌年2月份移栽,4月份采收连续采收到11月底或12月初拉藤结束。2004年我们推广种植1.7hm^2大棚,平均每667m^2产量7200kg,产值11960元。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 王毓洪 黄芸萍 陆永祥 丁伟红 李林章
    2005,(6): 79-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网纹甜瓜对栽培条件要求严格,对光照、温度、水分反应敏感。生育期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受气温和日照的影响,成熟期的环境条件对果实品质影响很大。春季早熟栽培,若前期一直处于低温、寡日照条件下,则植株营养生长不良,导致果实膨大不良;夏季栽培,当7月份平均气温超过25℃时,果实生长发育过快,果实品质下降,尤其是最低气温超过18℃时,早熟品种和在低温下果实膨大良好的品种糖度显著下降;秋季栽培,中后期低温会影响网纹发生和阻碍钙的吸收,产生发酵果等。为了探明拿玻里网纹甜瓜最适宜的栽培季节,我们进行了春、夏、秋季栽培试验。
  • 林建军 吴水祥
    2005,(6): 80-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进一步发展种植加工型农产品,2002年我们在镇海区九龙湖镇引进种植露地栽培加工型草莓品种BF-1获得成功,现将试种和栽期试验情况简报如下:
  • 食用菌

  • 姜新良 赵占春 杨兴国
    2005,(6): 81-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金福菇(巨大口蘑)是一种适合温暖地区栽培的食用菌新品种。其子实体硕大,菌肉肥厚嫩白,营养丰富,味微甜而鲜,有突出菇香,生长过程中极少发生病虫害,且耐贮性好,适于鲜销和干制,市场售价较高,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食用菌新品种。我市在2003年试种成功的基础上,2004年又进行不同覆土材料比较试验,平均生物转化率达70%以上,出菇期7~9月正值蔬菜食用菌淡季,栽培金福菇有利于调节市场,丰富市民菜篮子。现将金福菇生物学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 贮藏加工

  • 邓昌斌 赵飞雄 艾荒原
    2005,(6): 82-8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菊花菜,又名菊花脑,Chrysanthemum nanking ense H.M.为菊科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菊花菜在贵州、江苏、湖南等地有野生种,现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少量栽培,其中以南京市人工栽培历史最为悠久,已成为当地独特的蔬菜之一。菊花菜以嫩茎叶供食用,具有浓郁的菊花芳香味,风味独特,稍甜,凉爽清口,可炒食、做汤或作火锅料。菊花菜5~6月和9~10月为春秋采收的最佳季节,采摘要求较为精细,多用手或小刀收取嫩尖,嫩尖长度一般在5~10cm。采后菊花菜嫩茎叶适宜的贮藏温度为0℃,相对湿度95%以上。
  • 蔬食苑

  • 薛伟 丁燕
    2005,(6): 84-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甘薯,我国北方地区俗称地瓜、红薯、南方地区则称山芋、番薯。其主要成分是淀粉,此外还含有3%的糊精、葡萄糖、蔗糖、果糖和微量的戊糖。蛋白质含量不太高,其中1/3为纯蛋白、1/3为酰胺类化合物。另外,还有少量脂肪、纤维素、灰分和树胶等。除了营养价值较高外,甘薯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祖国医学认为甘薯性味甘平,无毒,补脾胃,养心神,益气力,通乳汁,去宿便,淤脏毒。
  • 论文

  • 2005,(6): 85-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依命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蔬菜产品科技含皿 浅谈大城市郊区建立绿叶菜生产羞地的必要性 顾晓君3(4) 张四荣3网 跪菜产销工作的回顾和2加5年工作皿点·····················……张四荣l(’) 高行镇蔬菜安全监管工作给我们的启示·····················……胡亚稗等1伪 宁波市江北区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及其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张兆康等1(9) 湖南省无公害蔬菜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贾来l(ll) 适应市场发展盛要调整蔬菜种植结构····
广告服务
地 址:上海市奉贤区金齐路               1000号
联系人:谈平
电 话:021-52210012
邮 编:201403
E-mail:xx9@saas.sh.cn
查看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