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4年, 第3期 刊出日期:1994-06-2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曾再新
    1994,(3):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茄子,也称“落苏”、“小菰”、‘昆仑瓜”,属茄科植物,广有栽培,良种很多。以嫩果为蔬,为家常菜之一。宜拌、炒、烧、煮、蒸、烩、炸、烤、溜、炖等多种烹调方法。也可干制、腌渍、酱制。有些品种可生食。菜肴有麻油茄泥、辣味茄丝、青酱茄块、煎酿茄夹等。茄皮含维生素P较多(尤其是紫色的茄子)。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凉,可用于清热、活血、止痛、消肿、祛风通络等病症的辅助治疗。
  • 谢报国
    1994,(3):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撕破。”这个谜语是大蒜头“真面目”维妙维肖的写照。 大蒜(Allium sativum L)原产亚洲西部高原。汉代张骞从西域引进我国,至今已栽培了二千多年。大蒜不但深受我国人民喜爱,而且近年来成了世界市场的热门货。全世界大蒜头的年产量约达210万吨,贸易量为200万吨左右。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蒜头生产国和出口国,年产量10万吨以上,出口量约5万吨。 当今,美国的“大蒜热”一浪高过一浪,势如排
  • 宋祥孚
    1994,(3):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上海市民都能吃到新鲜的甘蓝。甘蓝周年生产、周年供应的目标已经达到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凝集了科研工作者的心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副研究员施维钧和她的甘蓝育种课题组,为此奋斗了20余年,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从70年代起她们相继育成了11月至翌年2月上市的寒光甘蓝;4至5月上市的争春甘蓝;6月上市的105×黄苗甘蓝;7至11月上市的夏光甘蓝,基本完成了甘蓝周年生产的杂优品种配套。1992年施维钧和她的甘蓝育种课题组又成功地选育出初春和超夏两个甘蓝新品种(已通过专家验收)。初春甘蓝耐寒性特强,
  • 余进安,陈恒国
    1994,(3):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闵行区蔬菜产销体制改革在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由于全区干部群众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紧紧抓住现代生产设施,及时调整品种结构,积极推动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过渡,并朝着经济合理、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向迈进,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顾元龙
    1994,(3):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提出的著名科学论断。蔬菜生产当然也不例外。解放以来,上海在蔬菜上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是有很大成绩的,为菜篮子工程作了较大的贡献。但根据市委、市府提出要花3年时间再造新一轮高标准的上海菜篮子工程的任务来看,加速“科技兴菜”的步伐至为必要。 笔者认为近期的“科技兴菜”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搞好研究、推广和开发。
  • 柳荣明,何丁歧,金国良
    1994,(3):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来,我市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菜篮子工程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采取了增面积,稳基地,建市场,抓扶持,促生产,保供应等一系列调控措施,做到放而不乱,管而不死。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价格基本合理,生产、消费、经营者基本满意。 一、多层次建基地,从面积上调控生产 我市建立常年性三线蔬菜基地,稳定菜田面积,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做法是:第一,全市按照三二一的标准,建立了城区5000亩一线蔬菜基地,直接担负着城区15万市民的吃菜任务。在乡镇建立了1200亩二线蔬菜基地。在农村组织农民利用土地开展常年性和季节性生产相
  • 区振棠
    1994,(3):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绿色是生命的本色,绿叶菜是菜篮子中的重要蔬菜之一。尤其是上海的市民对绿叶菜似乎更是情有独钟,并有“三日不见青,脚底没有劲”之说,足见绿叶菜生产的重要性。但不幸的是,每年一到寒冬,凛冽的北风和严霜,就对菜篮子里的绿色无情地加以扼杀。而有限的设施栽培面积,对千百万的上海市民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特别是每年元旦和春节这两大节日正处于严寒阶段,为了解决绿叶菜的供应,每年市府领导和各级职能部门都全力以赴,小小的绿叶菜供应,竟成了一场重大的战役。
  • 江曼珍
    1994,(3):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一、开育九号、十号毛豆 引自辽宁省开源县。 特征特性:株高65cm,分枝2.2个,第一花序着生在第2.5—3叶节。花紫色,荚长3.6—4.2cm,宽1cm,每荚含种子2—4粒,荚表茸毛灰白色。单株结荚数35—40个,空壳率10—15%,百荚鲜重130g左右,籽粒饱满,品质软糯。全生育期80—85天,亩产鲜荚600—850kg。 栽培要点:①4月上旬至5月上旬播种,②株行距20×40cm,每亩600穴,每穴播3—4粒,亩用种量6.0-7.5kg;③加强中耕除草、查苗补缺等田间管理。④7月上旬至下旬采青上市。
  • 云开明
    1994,(3):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迎春一号花椰菜是高级农民技师李兆荣花了30多年心血培育而成的中熟偏迟品种。 特征特性:株高60—80cm,株幅为60cm, 叶长卵形,叶长40cm,叶片中宽20cm,叶大而厚,少蜡粉,略有缺刻。花球紧实洁白,整齐度较一
  • 刘虎先
    1994,(3):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泰京50是农民育种家李忠声,于1989年育成的夏白菜新品种。南至广东、北到黑龙江有100多个试种点,经过连续4年上万亩的试种,其综合性状均优于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夏白菜良种,就连被称为世
  • 菊劲
    1994,(3):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百里香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匍匐地面,分枝很多。叶小,长卵形,对生。夏秋间,梢上簇生淡红色小花。种子极小,圆形,咖啡色,原产于南欧,如今我国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等省均有栽培。因其茎叶有浓郁的芳香,常作为食用香料。同时它又可作为兴奋剂和杀菌药,有良好的药疗作用。如其花粉有和胸、镇咳、益智、加速血液循环等功效。上海近年来也引种栽培,成为辛香类蔬菜中的珍品,是烹调时的珍贵佐料,深受各宾馆的欢迎。
  • 张金科,徐保连,张爱莲
    1994,(3):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鲁宁椒一号和二号是山东济宁市农科所先后育成的微辣型早熟一代杂交辣椒。现分别介绍如下: 鲁宁一号 主要特征特性 株高42cm,开展度45cm,门花节位6—7节。果实牛角形,深绿色,长12—14cm,宽3.60cm,肉厚0.22cm,心室3个,单果重41.60g。该品种结果多,果面平滑光亮,外形美观,肉质细嫩,甜中带辣,风味极佳。耐寒性强,集中座果,早熟性好,一般比湘研一号早5—7天。株型紧凑,早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比湘研1号增产86.67%和26.81%,产值分别增加90.09%和45.10%,整个收获期每亩
  • 郭志玲,徐技
    1994,(3):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黄瓜为异花授粉作物,在生产过程中容易混杂退化,为此进行提纯复壮尤其重要。 一、选种 (一)选种标准 根据原品种的熟性、抗性、株型、叶型、雌花节位、雌花节率;瓜条色泽,刺瘤颜色和稀密、花顶大小、心室、肉厚、品质;种瓜长短、颜色、网纹,籽粒形状、大小等主要性状进行选种。 (二)选种方法 设塑料大棚(或温室)选种圃。于苗期、结瓜期、成熟期进行选种。苗期选择生长势强的壮苗,具原品种的叶型、节长的单株50—100株,挂牌。在苗期选种基础上,着重初花期、雌花节位、雌花节率,瓜型和色泽,刺瘤颜色稀密、瓜把长短,熟性、抗
  • 杨忠
    1994,(3):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白瓜是崇明县的主要出口盐渍蔬菜。1989年从日本新新、忠勇两株式会社引入进行试种,平均每亩产量为2313.65kg。目前已成为本地区的优良品种,种植面积较多。现将白瓜的特征特性、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 彭自亮
    1994,(3):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渝南—号无蔓南瓜,是由新余市渝水区蔬菜办经多代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新型无蔓南瓜品种。它表现出早熟、丰产、优质、抗病等特点,现已推广种植1600多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金明弟
    1994,(3):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一、育苗 (一)播前准备 床土消毒,用多菌灵10g/m~2或福尔马林1:100喷洒床土后,关闭7天,再通风2—3天。种子用0.5%或1%福尔马林浸10—15分种。 (二)苗床要求 选择前茬无幼苗病害的田作苗床,床土要浇透底水,以能见到有水浸出为度,上撒充分混和过的营养土5cm,播种后盖膜保湿。 (三)播种时间 父本(上海茄门甜椒)11月1日至5日播种,母本(上海圆壳椒)11月20—25日播种。 (四)播种密度 采用稀播,每m~2播7—8g种子,最多不超过10g。 (五)苗期管理 (1)调节苗床营养土水分,
  • 储菊劲
    1994,(3):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市闵行区虹桥乡虹桥村科技队,1992年为乡里繁育寒光甘蓝种子,经过他们的精细管理,在0.5亩的种子田内,获得种子37kg(正交种子23kg,反交种子14kg),折合亩产量为74kg。北杨×交赛杂交制种生产的寒光甘蓝种子,能超过一般产量的1—2倍,是过去少有的。他们能获得高产,主要是抓住了以下一些关键措施: 一、适时播种 母本北杨在1991年7月30日播种,父本交赛在1991年8月8日播种。
  • 李德超
    1994,(3):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萝卜又名菜菔、芦菔,是十字花科萝卜属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我国长江流域地区,是大型萝卜的起源地之一,由于气候条件适宜萝卜生长,因而形成了萝卜品种的不同生态类型,为选育周年供应市场的品种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一、萝卜的生态类型及其特征 1.秋冬萝卜类型:它是当前生产上主要的栽培类型,其品种数量多,产品质量高,且用途广。 秋冬萝卜一般在夏末秋初播种,秋末冬初收获,生长期为60—100天。根据萝卜皮色可分为红皮、绿皮、白皮、绿皮红心等不同品种群。生食、熟食和腌制均可。
  • 刘青梅
    1994,(3):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豆薯又名地瓜、凉薯,豆科一年生作物。华南及西南地区栽培较普遍。块根脆嫩多汁,富含糖分,维生素C和矿物质,既可作蔬菜炒食,也能当水果生食,耐贮藏运输。1990年春,我们从豆薯著名产区贵州省引种,在宁波试种。
  • 白宗绪
    1994,(3):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番茄播前进行种子处理,有利于早出苗、齐苗和壮苗。根据不同要求与条件,种子处理可选择如下几种方法: 一、温水漫种 利用水的热力杀死种子表面及内部的病菌,如溃疡病等。方法是:先将种子用凉水浸泡10分钟,然后放入50℃的热水中,不断快速地搅动,使种子受热均匀,并随时补充热水,使水温稳定保持在50—52℃,15—30分钟后捞出放在凉水中散去余热,然后浸种4—5小时。此方法简便,成本低,杀菌力强。 二、药剂浸种 常用的浸种药剂有:①磷酸三钠浸种。将种子浸泡4—5小时后,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30分钟,然
  • 朱启泰,沈善铜
    1994,(3):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保温增温覆盖材料是蔬菜设施栽培中极为重要的配套材料之一。目前多层覆盖生产中使用的草帘,体积大而笨重,操作费工,贮藏易霉烂。为解决此问题,本试验着重观测大棚内强力防水无纺布覆盖塑料小棚的增温效果,为其在冬春育苗、早熟栽培及秋季延后栽培中替代草帘覆盖提供科学依据。
  • 夏禹农
    1994,(3):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霜霉病是黄瓜主要病害之一。此病发展迅速,1—2周内即可使整株叶片枯死,流行年份减产达30—50%。我们于1990—1992年开展了微生态防治的研究,通过调节微环境,将病原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危害程度,控制在允许阈值之内。试验结果表明,微生态防治棚与常规技术防治棚相比,黄瓜病害减轻,农药用量减少,提高了产量和效益。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 金波,东惠茹
    1994,(3):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各种豆类(黄豆、绿豆、豌豆、蚕豆等)种子萌发后长出数厘米长的幼芽,可作为蔬菜食用,称之为豆芽菜。人类自古就有食用豆芽菜的习惯,现代人喜之更甚。马王堆汉墓竹简上有“黄卷一石”的记载,黄卷即晒干的黄豆芽。宋代林洪《山家清供》中有:温岭人前中元数日,以水浸黑豆,曝之以芽,以糠皮植盆中铺砂植豆,……色浅黄,名为“鹅黄豆生”的记载。“鹅黄豆生”系用黑大豆培育的豆芽菜。这些均是我国历史上食用豆芽菜的佐证。 豆芽菜营养丰富,称为“保健食品”、“无污染蔬菜”等。豆芽菜的主要食用部位是白嫩的下胚轴和浅黄色的肥厚子叶,胚根部
  • 庞廉 张国强
    1994,(3): 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蔬菜放开市场、放开价格两年多来,蔬菜产销已逐步走向市场经济,原有计划生产、计划交售(生产单位按计划每天将蔬菜送进指定的蔬菜购销站)、计划分配(菜场按计划到指定的购销站进货供应市场)的蔬菜流通格局已被冲破。 一、上海蔬菜流通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已初步形成。近几年来,上海城区不断延伸扩大,吃菜人口不断增多,在这个过程中,原来以市属计划常年菜田保城区市场,郊县城镇菜田保郊县市场供应的产销老格局已经起了变化,计划常年菜田在市场供应总量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季节性和非计划菜田供应量
  • 1994,(3): 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一、再造新一轮菜篮子(蔬菜)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自从1988年市政府提出并着手建设上海菜篮子工程以来,在加强基地建设,提高生产总量,保障市场供应,丰富人民生活,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的较大成效。上海菜篮子工程的建设,使广大市民得到了较多实惠,深受上海人民的拥护和赞扬。但是,近两年来,随着浦东开发的加快,全市改革力度加大,城区延伸扩大,市政基础建设加速,二、三产业经济飞跃发展等全局性大环境的变化,使本市蔬菜产销工作中的老格局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加之上海蔬菜又从计划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体
  • 白尔钢
    1994,(3): 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40年代以来,塑料在灌溉管材、产品保鲜、水产养殖、植物保护、种子涂层等各方面的应用日益增长。1990年世界塑料制品产量约达1亿吨,其中农用塑料占4%。我国农闲塑料约占15—20%,其中农用薄膜占10%。1990年到1992年,全国推广农膜覆盖栽培3.76亿亩,仅1991年就增值85亿元,相当于扩播了1800万亩农作物。然而目前使用的农用塑料不能为生物或光降解,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统计表明,连续使用两年农膜的小麦田,每亩残留农膜碎片为6.9kg,小麦减产约9%,如连续使用4年农膜的,小麦减产26%。为此,
  • 杨翠云 马英华
    1994,(3): 9-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各国水资源逐渐减少,特别是大城市,用水尤显紧张。作为提供人类第一需要的农业,其未来兴衰则主要取决于水资源。因此,采用高效的灌溉方式,则成为人们着力研究的课题。
  • 谢浩华
    1994,(3): 11-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我县的蔬菜大棚,随着对外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较快。1990—1991年新增大棚79只,计15800m~2。我们抓住综合开发利用,种植新品种,实行间、套、夹种,做到棚内不空,土地不闲,不断产出,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1991年全县每只大棚,平均收入4840.6元,比1990年增长32%。
  • 江曼珍
    1994,(3): 13-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李党生
    1994,(3): 16-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蓝山大长白苦瓜,是经长期择优选育而成的优良蔬菜品种,有“苦瓜之王”的美誉。 一、特征特性 瓜蔓攀援生长,分枝性强。叶为五角形掌状,深裂,绿色。果实长圆筒形,表面有无数大而密的瘤状突起。商品果乳白色有光泽,老熟果变橙红色。果实长40—70cm,横径6—9cm,单果重1—2kg,亩产5000—8000kg。早熟、耐热、喜湿、忌涝、喜肥,抗病虫害能力强。肉质细嫩柔软,味微苦有清香。据有关资料证明:苦瓜含苦瓜甙、苦味素、脂肪酸等成分,能消暑、解热,去烦渴,能刺激胃液大量分泌,有利于增进食欲。对高血压、糖尿病有一定
  • 华雄超 毛国忠
    1994,(3): 21-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紫苏属一年生药用植物,根茎叶和种子均可入药,有散寒理气、平喘解毒、止咳化痰等功能。也可采摘嫩叶生食、作汤或腌渍。在日本,紫苏叶是招待宾客的佳肴,消费量很大。近年来,日本国内供不应求,大批进口紫苏叶。我镇于1989年从日本引种食叶紫苏,现已出口创汇,经济效益可观。现将紫苏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 周余
    1994,(3): 22-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莴苣是我市蔬菜主要品种之一。过去我市菜农习惯冬春种植,作为春季补淡的主要品种,秋季一般不种植。其原因:一是秋季天气炎热,育苗难度大;二是栽培不当,往往会先期抽苔;三是没有适合秋季栽培的品种。为了增加秋冬季节蔬莱的花色品种,丰富市场货源,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1988年在南通市蔬菜研究所的主持下,已将我市列为雁翎莴芭引种推广的重点地区之一。 1988年以来我办陆续从南通、云南、四川等地引进了一批较好的秋莴苣品种,通过试种比较,经过6年来的实地调查考察,发现雁翎莴苣比较好。
  • 张顺兴
    1994,(3): 24-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青浦县是市郊水生蔬菜基地,以茭白为主,年产水生蔬菜约7万吨,产值达3500万元。茭白收获期集中于5、6月和8、9月,在采收旺季,往往出现卖菜难,茭农增产不增收,挫伤了种菜积极性。为促使茭白提早上市,延长采收,疏旺保淡,本站于1991年至1992年,进行了茭白管棚保护地生产试验,结果如下。
  • 俞珍 陈福权
    1994,(3): 25-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嘉善县秋番茄面积达15000多亩,是全国闻名的生产基地。为了解决秋栽番茄易裂果、品质较差、抗病能力不强、产量不稳、早熟品种果型小的矛盾,我们于1989年引进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红玫12号番茄新品种,经品种比较试验、多点试验和千亩以上大面积示范推广,均显示该品种适合秋季栽培,综合性状好,经济效益高,产量比原主栽品种浙杂七号增15%以上。1993年红玫12号被列入浙农大园艺系番茄组和嘉善县农林局经作站联合开发的新品种,现将其秋栽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 张建人 韩来法
    1994,(3): 26-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早熟五号大白菜是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选配的一个优良杂交组合,我地从1988年引入试种以来,该品种不仅早熟、优质、高产,而且耐热抗涝,适于周年生产。现将其丰产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丰产特性 早熟五号株高30cm左右,开展度40cm×45cm,球形,包心,心叶黄白,外叶绿色,中皱,在我地种植表现良好。 1.适播期长 早熟五号除正常作秋冬大白菜于7月底到9月下旬播种外,还可于5月中下旬播
  • 范雪征 张家振
    1994,(3): 27-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985年秋莴苣在苏州市试种获得成功以来,栽培面积日益扩大,对改善秋冬蔬菜品种结构,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秋莴苣生育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深受产销双方欢迎。通过多年实践,我们认为要种好秋莴苣,必须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的技术措施。
  • 刘庭元
    1994,(3): 28-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日本茨城牛蒡栽培,在明治初年是以那珂河流域的冲积平原为主产地。目前转向洪积高地的那珂镇,种植面积约1000公顷。牛蒡管理比较粗放,收获期长,贮存性能好,可根据劳力情况和市场价格,适当调整上市时间。栽培期较长,不能重茬,种植规模如果过大,轮作茬口就不易安排。现将牛蒡春秋播的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 陈海荣 陈幼源
    1994,(3): 30-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蔬菜、瓜类进行地膜覆盖,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都有促进作用。地膜覆盖技术在上海郊区已经普遍利用,但不同类型地膜的作用是不同的,对蔬菜、瓜类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本试验利用黑白两种地膜对薄皮甜瓜进行覆盖,观察对甜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 陈海鹏 林胜勇
    1994,(3): 31-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地膜覆盖是一项增产新技术,温州市郊已在夏菜生产上使用,但在秋冬菜上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城郊乡水心村菜农徐兴旺,在两亩责任田里进行了地膜覆盖与露地栽培大白菜的对比试验,效果明显。为获得科学依据,以便推广,对大白菜的地膜覆盖栽培进行了调查。
  • 姜德明 施秀兰
    1994,(3): 32-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山药地上部生长过旺,会影响地下块茎膨大,把部分藤蔓割掉,又会因营养休不足,影响地下块茎的膨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于1993年和射阳农科所进行试验。通过适时适度施用多效唑2—3次,既可有效地抑制地上部营养生长过旺,还可保持中后期功能叶不衰败,延长光合作用时间,促进地下块茎的膨大,效果显著。
  • 何家琪
    1994,(3): 33-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大白菜软腐病又叫烂根病,是我县大白菜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由于此病的危害,我县一般火菜损失35—40%,中菜损失15—20%,晚菜损失6—10%,严重地威胁着大白菜生产。 一、病害特点 大白菜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菌在2—30℃的范围内都能生长发育,但在28—30℃时病菌繁殖最快,因此高温、高湿时,软腐病危害最严重。软腐病又是一种传染性病害,其传播方式一是靠昆虫传播,二是靠流水传播。 我县大白菜软腐病一般都发生在移栽成活后,
  • 苗昌泽
    1994,(3): 35-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实践证明,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不仅能使蔬菜增产,而且能改善品质。 一、看蔬菜种类 不同的蔬菜种类,对某一种微量元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其需要量也就不一样。一般来讲,对硼敏感且需要量较大的有油菜、芜青、萝卜、山芋、苜蓿及甘蓝型蔬菜等;对钼敏感且需要量较大的有番茄、花椰菜和白菜型蔬菜等;豆科类蔬菜对锌反应较为敏感;马铃薯、山芋对锰较为敏感;莴苣、洋葱、菠菜、葫萝卜等则对铜较为敏感,需求量也就相对多一些。
  • 朱本岳 孙韧
    1994,(3): 36-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蔬菜生产中有机肥用量减少,氮肥用量过多,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下降。近几年来,我们研制了蔬菜专用复混肥的系列产品,并以进口复合肥作对照,进行了肥效试验,探讨了蔬菜专用肥的合理施用方法。现将白菜类专用肥在大白菜上的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 汪羞德 冯开友
    1994,(3): 37-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上海郊区瓜农越来越认识到钾肥对提高西瓜产量和改善西瓜品质的重要性。硝酸钾中含有46%氧化钾和13%氮,是一种纯净高效的双元素肥料,是西瓜生产的最好钾源。但由于硝酸钾源少,上海郊区很少有施用硝酸钾的习惯。从1992年起,上海市农科院土肥所接受以色列海法化学制品有限公司委托,在上海郊区多种蔬菜瓜果等作物上进行硝酸钾肥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 金波 东惠茹
    1994,(3): 38-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庄天明 黄丹枫
    1994,(3): 41-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珍珠菜原产粤东地区,主食叶片。其可食部分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高,香味浓郁,深受消费者欢迎。珍珠菜引入上海试种栽培已1年余,产量较高且耐热耐盐碱,但在当地的气候条件下不能开花结籽,并且出现不同的生长类型。笔者采用组织培养技术成功地获得了大量种苗,并筛选出优质抗病的生长类型。现将珍珠菜组织培养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 孙祥卿
    1994,(3): 42-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多年以来,上海蔬菜生产旺季时,大量蔬菜上市,产远大于销,这不仅使蔬菜卖不出价钱,影响菜农种菜的积极性,而且造成蔬菜大量浪费,十分可惜。如果有贮藏设施,把旺季的蔬菜贮藏起来,到淡季时供应市场,这既能确保菜价平稳,保护菜农的经济利益,又能避免浪费,保证市场供应。因此,贮藏是实现蔬菜周年均衡供应,调节淡旺季矛盾,丰富蔬菜花色品种,减少损失的有效途径之一。
  • 钱丽珠
    1994,(3): 46-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球甘蓝,别名卷心菜、洋白菜、包菜、圆白菜等,为十字花科芸苔属,是甘蓝中能形成叶球的一个变种,系二年生草本植物。结球甘蓝起源于地中海至北海沿岸,由不结球野生甘蓝演化而成。16世纪传入我国。该作物营养丰富,每500g鲜菜中含有蛋白质5.6g,脂肪1.3g,糖17g,胡萝卜素0.04mg,维生素B0.17mg,维生素C168mg,钙267mg,磷
广告服务
地 址:上海市奉贤区金齐路               1000号
联系人:谈平
电 话:021-52210012
邮 编:201403
E-mail:xx9@saas.sh.cn
查看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