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0年, 第2期 刊出日期:1990-04-2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陈满盈,康高强,崔鸿文,李洪元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蔬菜生产,复种指数高,病虫草害多,化肥和化学农药的施用次数和用量也不断增加,其有毒成份的残留引起蔬菜本身及其生态环境的污染。另外,城市郊区常利用废水浇灌菜田,用垃圾作菜田肥料,以及工业三废都给菜田带来了严重的污染质。由上表明,防止蔬菜生产环境的污染,并对蔬菜的污染源、污染规律及克服途径进行全面研究势在必行。
  • 马熙春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们经过八、九年对蔬菜病虫的系统调查,每年积累的数据,汇总成比较完整系统的病虫消长规律资料,这就是蔬菜病虫档案。将当年的数据与历年系统的病虫资料做对比,确准预报当年的防治适期。于此可见,科技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1986年年底,我开始搞蔬菜科技档案工作。起初对档案业务比较陌生,经过边实践、边学习及参
  • 庄晓天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市府“一要稳定,二要鼓劲”的要求,1990年蔬菜产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继续贯彻“坚持改革,稳步前进”的原则,坚持菜区以蔬菜生产为主和供应以主渠道为主的方针,力争蔬菜工作实现稳定生产,均衡供应,提高质量,改善服务的目标。
  •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一、近年来蔬菜品种结构调整工作进展 (一)菜田面积和劳力状况变化剧烈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崛起,近年来蔬菜基地不断缩小,种莱劳力日益减少。每年国家要征用菜田7000~8000亩,乡、村要占用2000~5000亩。据1989年6月底查实,本市常年菜田已由20万亩减少到15.99
  • 王建忠,邵新福,周上游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作为全市蔬菜面积最多的江桥乡,在建设“菜篮子工程”中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1982~1988年,共上市蔬菜507.1万公担,平均年上市蔬菜72.44万公担。1988年,全乡种蔬菜1.4万亩,产菜78万公担,平均亩产55.7公担。全部通过国营主渠道上市,日平均上市量达2138公担,约占全县蔬菜上市
  • 叶新龙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科学种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常用的熟土和河泥块育苗,暴露出了不少缺点,主要表现为花工大,成本高,移苗困难,尤其是拉稀囤苗和移栽定苗后,根系损伤大,缓苗活棵慢,因此,一种比较新型的现代育秧方式——塑料纸杯育苗应运而生。塑料纸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凡是育苗移栽的蔬菜均可采用,不但可以用于培育番茄、辣椒、
  • 陆定顺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遮阳网是一种塑料制品,作为蔬菜栽培的覆盖材料,已在国外应用多年,发展较快。我县从1987年开始引进这项材料,进行生产试验和示范推广。实践证明在夏季高温、强光、干旱和暴雨等不良气候环境条件下,栽培蔬菜用遮阳网覆盖,能够遮光降温,防止暴雨直接冲刷,保特土壤表面润湿,避蚜,减少病毒感染,预防雀害,促使蔬菜出苗齐
  • 陈玉良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及忽视栽培技术,出现了冬瓜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菜农不愿种的现象。为了提高冬瓜的产量产值,确保市民的需要,我们及时总结了庙行乡场北村第十生产队的冬瓜早熟高产经验,场北十队1986年种植冬瓜16亩,平均亩产为3040公斤,亩产值547元;1987年
  • 严根元,顾丁元,周宏发,沃纯清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据我们观察,我县大蒜次生现象常有发生,发生程度各年不一样。大蒜次生现象有三种表现:一是由小鳞瓣的保护叶长出狭长的须状叶身,叫次生叶;二是分化早的鳞瓣再次分化成小蒜苔,叫次生蒜苔;三是在次生苔周围分化发育成数量不等的小鳞瓣,称为次生鳞茎。在次生叶和次生苔伸出假茎过程中,往往把假茎挤压破裂,形成丛生分株状态人们称为“马尾蒜”、“胡子蒜”、“分株蒜”。
  • 陆世钧,乔炳根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早熟大白菜生育期短,收获期又在国庆前后,因此对弥补夏淡季有一定作用。但是早熟大白菜生育期正逢高温季节,所以品种耐热性的好差直接影响着栽培的成败。为了有效地测定品种的耐热性,加速耐热育种,我们除了直接进行品比试验外,试
  • 盛敏智,沈岳清,曹惠芳,沈萍,童有为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方法试验在上海县七—乡和青浦县朱家角乡进行。七一点进行浓度试验,用50、100及200PPm的多效唑,在毛豆盛花期(8月25日)用药;朱家角点分别在初花(8月16日)、盛花(8月27日)和终花期(9月4日)进行用药时期试验,使用浓度均为100PPm。两点毛豆长势旺盛,收获前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构
  • 秦劲松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988年嘉定县长征乡长征村二队,在辣椒上进行稀土试验。辣椒品种为我乡的嘉配三号。试验设6个小区(3个对照,3个处理),共6只中棚,每只中棚面积为0.18亩。随机排列。稀土使用剂量为300PPm,叶面喷雾。苗期6—7片真叶时(3月8日)用药一次,定植后(4月17日)用药一次。栽培管理:(1)12月19日播种,简易工厂化育苗,12月24日齐
  •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989年春,中国农科院品资所拟定在北京、辽宁、安徽、河南、贵州、广东、广西、浙江、福建等10个省、市试种四棱豆。我县当年初试成功。现简要介绍四棱豆的特性与价值,并对试种情况作一回顾。一、四棱豆简介四棱豆是蔓生攀缘作物,原产东南亚地区。花盛开时鲜艳夺目,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四棱豆全株各部均可食用。豆叶味同菠菜,维生素A的含量
  • 樊洪生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上海市农科院土肥所直接指导下,我们乡农科站进行了稀土营养液在西瓜抽藤、座果2个时期叶面喷施的试验。该试验设喷与不喷2个处理6个重复,共12个小区。试验结果效果极为显著,喷施稀土营养液的,西瓜单株结瓜增加0.18只,比不喷的提高12.33%;单瓜重增加0.85公斤,比不喷的提高24.43%;亩产量增加1189公斤,比不喷的提高
  • 郁樊敏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郊区每年栽培春番茄3万亩左右。近年来早期果实畸形严重,第一塔畸形果约20%,高的达40%以上,给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带来了损失。为了防止和减少畸形果,选出优良品种加以推广,198(?)年春,我们在上海县虹桥乡和川沙县六里乡进行不同品种试验。现将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 宋祥孚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990年2月20~23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了上海经济区蔬菜育苗技术经验交流会。四川、贵州、云南、湖南等省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资料16份,15位代表在会上作了交流。各地代表认为,今春以来,长期低温阴雨,秧苗损失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召开交流会,更显必要。要战胜恶劣气候条件,关键是应在保温、防湿、通风、透光上下功夫,在育苗设施和技术上做
  •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抗菌素120是一种新农用抗菌素,具有抗多种植物真菌病原菌的作用。上海地区温暖多雨,是西瓜炭疽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1988年,奉贤县在中国农科院生物防洽研究室的帮助下,应用农抗120防治西瓜炭疽病2万4千亩。大田调查和试验田考察鉴定表明,农抗120对西瓜炭疽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农抗120的推广,使奉贤县的西瓜生
  • 夏益明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七宝地区现有蔬菜中棚1000只以上,除了育苗为主外,还种植蔬菜杂交种子,栽培番茄、黄瓜、辣椒、茄子、西瓜、草莓等作物。 1988年,宝北种子场通过对中棚综合利用,亩产值达11125.00元,红明2队中棚综合利用亩产值9850.00元。栽培技术、茬口、品种等情况如下:
  • 聂凤乔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河南开封吃过—次“荆芥面托”,颇觉别致。这是一种民间传统食品,做法并不复杂,鲜荆芥350克切碎,拌入用300克面粉和成的稀糊中,在锅中摊成薄饼状便是。吃的时候可以直接卷或摺起来吃;也可以包菜(如炒肉丝之类)吃;或者卷大葱蘸酱吃。吃起来略带淡淡的近似薄荷的清香,很诱人。令我奇怪的是荆芥,这本是一种中药材,怎么也
  • 徐杰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川沙塑织厂建厂于1987年,是村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全厂占地面积3970平方米,现有职工1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6人,拥有固定资产45万元。目前年产200万平方米塑料编织袋、蔬菜包装袋和遮阳网。
  • 胡文权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白扁豆的祖籍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等地,据说在汉晋时代引入华夏。崇明岛栽培白扁豆的历史已有近百年。最早于崇明马桥大公所(即天主教堂),由西洋传教士带入,故又有“洋扁豆”之别称。它是一年生蔓性草本,喜温、怕冷。由于其豆荚宽大扁薄,茎蔓缠绕攀生,别号“沿篱豆”;又因其豆脊有白纹路,故又有“蛾眉豆”的雅名。该豆蔓长200~250cm,有光滑无茸毛的二个小叶组成一张复叶,
  •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今年3月6日,上海长征塑料编织厂,召开了1900年塑料遮阳网业务恳谈会。市菜办、市蔬菜经济研究会、市农业局等有关负责同志以及上海县、嘉定县和宝山区的蔬菜技术推广站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在恳谈会上,长征塑料编织厂厂长就塑料遮阳网的研制和生产作了详细的介绍。去年该厂生产了
  • 木牛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蔬菜是人们每日不可缺少的副食品,它的营养功能又是非他种食物可以代替。但有些蔬菜,具有特殊的功用,可能不为人们所熟悉,现将以下几种蔬菜的特殊功用,述之如下,以供参考。一、生姜防眩生姜有去腥除膻的本领,是烹饪中不可缺少的调味蔬菜。同时它还有医疗的用途。宋朝大政治家
  • 薛白耘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绿裳羽衣下翠微,倚柱盘龙姿态美。娇颊粉腮羞难藏,红颜妒煞醉贵妃。、.产~~、~.八了、了、了、甘产以、了、J、~户、产、z、,,~户咏西红柿@薛白耘~~
  • 陈戴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光启菜场地处上海市南市区老城厢内,靠近老城隍庙。多年来,该场对蔬菜经营比较重视,不但早市蔬菜货源充足,而且每天下午有鲜嫩蔬菜供应市场。因此,常有很多顾客舍近求远慕名前去购买。年复一年,做出了牌子,周围居民说:“要买菜到光启路去,蔬菜花色多,又新鲜,价格公道,营业员态度好”。
  • 朱玉良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在华漕乡农业公司工作,为了进一步搞好蔬菜生产,更好地满足城市人民的需要,我经常走村下队,帮助生产队解决蔬菜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和其它具体问题,同时也结识了一批队长,现将其中的三位介绍给大家。以工补农定人心华漕乡许浦村第一生产队,现有蔬菜面积82
  • 钱丽珠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茄果类蔬菜是指茄科植物中以果实作为食用部位的蔬菜,这些蔬菜起源于热带高原地区,要求温暖的气候条件及较强的光照。最适在温暖而昼夜温差较大的季节栽培。为了提早上市,春季栽培都利用保护地育苗,再定植大田。瓜类蔬菜为蔓性植物。由于起源于热带,因此,性喜温暖而不耐寒冷,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一般
  • 何平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该场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育种设施齐全,种子质量优良。位于上海市曹安路14号桥东首,交通方便。为了提高蔬菜种子质量,搞好种子工作,发展蔬菜生产,该场于1984年进行了扩建并增添了设施,现有耕地35亩,其中铝合金温室5.2亩,工厂化育苗设施二套,管棚8.4亩,新建办公楼一幢,
  • 梅守荣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由上海市农科院土肥所主持,上海农学院园林环科系和农科院植保所、测试中心共同参加的控制蔬菜中污染物残留的技术途径研究课题,已于1989年10月19日通过了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研究学术水平较高,综合性强,在蔬菜环保方面有重大突破,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 郭永元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对于“回到大自然中去”的呼声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野生植物资源需求量增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因此开发利用我国的野菜资源,对丰富市场,增加花色品种,满足国内外人民的生活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县华漕乡位于上海西郊,紧靠虹桥国际机场,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的所在地。我乡以种植蔬菜为主,常年菜地7500余亩,全年上市鲜菜30多万公担,蔬菜种类和品种丰富,栽培设施先进,农业技术力量较雄厚。
  • 包永祺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龙豆角属葫芦科一年生藤本植物,原产印度,因豆角形状浑圆扭曲而取名龙豆角。又因形似大蛇而别名蛇瓜。近几年来,龙豆角推广较快,其原因有:1.产量高且采收时间长。龙豆角藤蔓长10余米,每株结豆角20~30条,每条长2米左右,重1~2公斤,一般亩产可达1万公斤以上。结果期长,采收期长达4~5个月。2.营养丰富。龙豆角富含蛋
  • 曾昭琨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牛角辣椒是湖南省最早熟的辣椒品种之一。在长江流域,该品种宜于1月上、中旬在温床中播种,3月上旬至下旬在温床或薄膜拱棚中假植幼苗,3月底或4上月旬幼苗定植于大田,行株距1.2尺×1.2尺,5月中旬始收青椒上市,7月下旬或8月上旬采收结束,也可以通过加强后期管理而延收至11月。果实为长牛角形,长14~18厘米,果肩宽约3厘米,
  • 查丁石,杨瑞云,吴研然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芥菜,属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是黑芥(2n=16)和白菜(2n=20)天然杂交形成的一个异源双二倍体(2n=36),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很广。经过人们的长期选择和培育,形成了繁多的芥菜地方品种。根据形态结构和食用部分的差异,分为根芥、叶芥、茎芥和薹芥四大类。上海地区的细花叶芥属于
  • 刘康乾
    1990,(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一)香菇白木耳汤效能:美容、滋补、强精、润肺、治感冒及二日醉等, 备料:小型厚香菇8~16个,白木耳10~15克,鸡汤若干,姜、酒、盐、辣椒少量。做法:把乾香菇、白水耳浸水发足后,将白木耳煮1~2小时,使变软后加入香菇、姜,小火煮
  • 王统正
    1990,(2): 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多层农膜覆盖栽培是指在冬季或早春,利用塑料大棚内套小棚,或者在大棚内设置保温幕,地面铺地膜,在小棚上盖以非织造布(或草帘),用以种植夏熟瓜果蔬莱,使之加快生长发育,提前开花结果,提早采收上市。由于这种栽培方式,较之单层农膜的覆盖栽培(小棚),更能提前种植,提早上市(较小棚栽培可提早20~30天)。因此,这种多层农膜的覆盖栽培,又被叫做“特早熟栽培”。
  • 陈满盈 康高强
    1990,(2): 10-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吴元中
    1990,(2): 13-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郊区6~7月属国营蔬菜上市的旺季。其年际间上市量的波动与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苗期温度高低、降水多寡,营养生长期和成熟期雨量大小对上市量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并定量求算气象因子对该期每亩上市量的影响,对进入夏淡季前的上市量作出估评,为有关部门更好地安排蔬菜市场提供参考。
  • 许启新
    1990,(2): 15-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来,本市各菜区在蔬菜优良品种的引种、新品种选育以及地方品种的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提高本市蔬菜科技和生产水平,促进蔬菜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运用已取得的成果,在科技兴农中充分发挥作用,本刊从这期开始,将陆续介绍适于本市栽培的各种主要蔬菜优良品种,供参考。期望通过大家的努力,使本市的蔬菜良种化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 金福鑫
    1990,(2): 19-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遮阳网的降温效果遮阳网由于遮去了大量的太阳光,使被覆盖部份的温度有所下降,但在无阳光的时候,由于遮阳网的保护作用,反使早晨6时的温度比无覆盖区高1℃。这一特性使遮阳网在冬季有防霜冻的作用。自上午8时以后,遮阳网覆盖区与露地相比,温度开始降低,下午2时降温效果最好,黑色遮阳网,
  • 盛敏智 沈萍
    1990,(2): 26-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黄为泉 王德元
    1990,(2): 28-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我县菜区保护地或露地的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都很严重。为了选择安全有效药剂及控制该病对黄瓜的危害,我站于1986~1987年连续两年从齐齐哈尔化工研究所引进DT杀菌剂,对黄瓜角斑病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卢鉴植
    1990,(2): 30-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通过南京市郊蚜虫年周期消长规律与病毒病的发生关系研究,为防洽该病提供了依据。一、试验经过与方法以南京主栽品种早丰一号辣椒为观察品种,1983~1984年在南京东郊马群乡进行试验,1985年在本所及紫金山乡进行试验。冬季设育苗大棚和田间杂草为观察对象。辣椒定植后设田间观察圃,在
  • 尹协芬 沈明泉
    1990,(2): 32-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崇明金瓜在崇明民间已有百年以上零星种植的历史,近年来发展为大面积的特色蔬菜。崇明金瓜在上海地区简称“金瓜”,因其老熟后的皮呈金黄色而得名;又由于它的果肉经蒸煮后能搅成丝状,故亦称“搅瓜”(在北方称西葫芦)。加工后的金瓜产品已出口日本、东南亚等地,是崇明县创汇产品之一。
  • 徐崇敬
    1990,(2): 38-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温室试验试验于1981年3月29日进行。将水藓泥炭与蛭石按1:1体积比混合,加缓效微量元素(56克/米~3),螯合铁(28克/米~3)和白云石灰(3公斤/米~3)。过磷酸钙(20.4%磷)按每升15、30、60毫克有效磷的比率添加。用钼酸铵和抗坏血酸显色法测定土壤磷水平。用27只TODD100A浅方播种箱装培养基,9只一组,分高、中、低三种磷水平。
广告服务
地 址:上海市奉贤区金齐路               1000号
联系人:谈平
电 话:021-52210012
邮 编:201403
E-mail:xx9@saas.sh.cn
查看详细内容